成都銀行因短線交易誤操作致歉。
8月6日晚間,成都銀行發布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因誤操作造成違規交易,公司對此致歉。
具體來看,8月5日,因工作人員誤操作,成都產業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成都產業資本”)通過上交所競價交易系統以14.44元/股的價格賣出成都銀行股票2.25萬股;發現問題后,又于當天以14.43元/股的價格買回,獲利304元(未扣除交易稅費等費用)。
成都銀行成立于1996年12月,2018年1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四川省首家上市銀行、全國第8家A股上市城商行。截至2023年12月末,成都銀行總資產10912.43億元。
對于這304元的獲益,成都產業資本承諾歸成都銀行所有,并表示加強對證券交易操作的監督管理,以杜絕此類誤操作情況發生。成都銀行也表示,就本次違規事項給本公司及市場帶來的不良影響,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
去年末剛完成增資
時代財經注意到,成都銀行持股5%以上股東最近一次股權變動已是1年多之前。2023年5月9日,該行發布公告,股東Hong Leong Bank Berhad(下稱“豐隆銀行”)因可轉債轉股增持成都銀行股份超過1%,從17.99%增至19.57%。
隨后在2023年12月,成都銀行注冊資本由36.12億元變更為37.36億元。據成都銀行2023年年報,該行持股5%以上的股東分別是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豐隆銀行、成都產業資本,持股比例分別為20%、19.76%、6.37%。
成都銀行的業績一直表現良好。2023年,成都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17.02億元,同比增長7.22%;歸母凈利潤116.71億元,同比增長16.22%。步入2024年,成都銀行延續“雙增”趨勢。一季度,該行營業收入56.38億元,同比增長6.27%;歸母凈利潤28.5億元,同比增長12.83%。
此外,成都銀行在今年迎來新行長。5月13日,成都銀行公告稱,董事會同意聘任徐登義為行長,在任職資格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核準后正式任職。在此之前,由徐登義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4年內8家上市銀行短線交易
近年,常有上市銀行短線操作違規。
據時代財經統計,2021年至今,共有8家上市銀行發生短線交易,包括江陰銀行、蘇州銀行、成都銀行、青農商行、蘭州銀行、南京銀行、張家港銀行、鄭州銀行。其中,江陰銀行、成都銀行、青農商行均發生兩次短線交易。
2023年2月,江陰銀行公告稱,公司財務總監常惠娟的女兒周明頤于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3日期間,誤操作賣出公司股票100股,成交金額415元,產生的收益為-8元,構成短線交易。
對此,江陰銀行稱,公司董事會將進一步采取措施,加強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督促相關人員遵守規定,規范操作,杜絕違規交易情況再次發生,公司也將認真及時履行相關人員增減持公司股票的信息披露義務。
這并非是江陰銀行高管人員親屬首次短線交易行為。2021年5月,江陰銀行就曾公告稱,副行長仲國良的家屬在其“事先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股票交易,2021年3月12日賣出公司股票20000股,2021年5月11日買入2000股,獲得收益220元。
南京銀行(601009.SH)也曾出現短線交易違規的情況。2022年3月,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第二大股東紫金集團通過二級市場競價方式增持該行股份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誤操作,出現短線交易股票的情形。
在此之前,南京銀行第一大股東法國巴黎銀行曾在2013年7月因誤操作觸發短線交易情形。公告顯示,法國巴黎銀行于2013年7月1日起通過競價交易買入南京銀行股票;2013 年7月1日,由于委托的境內證券投資代理人的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將“買入”操作成“賣出”),以均價8.32元/股賣出該行股票,構成短線交易。
(來源: 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