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協辦,上期所、鄭商所、大商所等多家單位支持的“2024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8月6—7日在西安舉行。在分論壇“純堿及燒堿市場形勢研討會”上,來自相關行業協會的代表、期現貨專家圍繞行業上下游當前的市場形勢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利用期貨套保的思路等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
“兩堿”行業存在較強的避險需求
石油和化工是我國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涉及領域廣,與國民經濟聯系緊密,特別是當前外部環境嚴峻復雜,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仍需鞏固,品種價格波動加劇,企業風險管理需求不斷增加。
據中信期貨研究所商品研究部副總經理、化工組負責人胡佳鵬介紹,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燒堿價格波動較大。2016—2017年,燒堿現貨價格從1280元/噸漲至4155元/噸,2018年到2020年,燒堿現貨價格從高位跌到1220元/噸。面對燒堿現貨價格的波動,他建議企業利用套保工具對沖風險。燒堿期貨上市以來,基差的波動范圍相對較小,在200元/噸到-600元/噸之間,且基差有回歸屬性,明顯小于現貨價格波動。
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大宗原材料采購部部長于文藝在會上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政治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頻繁波動,無論是國內貿易還是國際貿易,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經營風險。當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舉步維艱,面臨隨時被市場淘汰的風險。“期貨市場是一個發現價格、規避風險的平臺,企業要利用好期貨工具,通過期現結合規避風險、穩定生產經營。期權的推出又為企業經營增加了‘保險’工具。”于文藝說,合理運用期貨、期權等工具,是未來企業經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胡佳鵬介紹了氯堿行業套期保值的幾種常見運用場景:一是原料采購套保。氯堿下游或貿易商擔心氯堿采購價格上漲,買入套保操作,建立虛擬庫存,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庫存套保。氯堿工廠或貿易商現貨庫存高位或出貨不暢,未來價格有下跌風險,賣出套保操作,鎖定銷售價格,或者點價出售,也可交割出貨。三是銷售訂單套保。氯堿工廠生產成本波動不大,但擔心氯堿銷售價格下跌,導致利潤縮水甚至虧損,針對銷售計劃進行賣出套保。四是利潤套保。氯堿下游工廠(管型材、氧化鋁、紙漿)在原料端進行氯堿買入套保,產品端進行賣出套保(氧化鋁)或預售,建立虛擬工廠,也可分開操作。
此外,他還詳細講解了產業企業參與套保的流程:一是進行風險分析,根據企業現貨運營模式,找出企業面臨的價格風險敞口;二是風險度量,結合企業運營規模及風險敞口,評估價格正常波動給企業帶來的風險,衡量套保必要性;三是套保可行性分析,能否利用燒堿等期貨進行風險管理;四是制訂套保方案和計劃,針對企業面臨的價格風險,確定相應的套保方案;五是套保效果評估及改進,綜合現貨和期貨評估套保效果,是否達到規避價格風險的目的,以此尋找套保優化的路徑。
銀河德睿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期現業務部副總監李節對套期保值、基差貿易及期權進行了詳細講解,并分享了企業套保的案例。在他看來,基差模式通常適用的場景是在高價區域完成采購買貨、低價區域去賣貨,從而將期貨盤面上產生的盈利對應讓給產業客戶銷售環節。“上游、中游、下游企業都可以充分利用期貨工具。純堿廠家可以抓住高價時機,批量點價銷售,降低庫存,鎖定較長時期的生產利潤。玻璃廠家從純堿廠采購穩定的原料保供,低價時批量點價囤貨,確保使用低價原料。位于交割庫周邊的玻璃廠家降低廠內庫存,減少資金占用,降本增效。傳統貿易商期現結合思路轉變最快,部分順勢轉型利用期現結合開拓新的業務模式,疊加自身原有渠道優勢,提高利潤,擴大市場份額。”李節說。
企業積極參與 期現結合不斷深化
純堿、燒堿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材料,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氧化鋁等產品與房地產、新能源等產業關系密切。鄭商所長期以來圍繞服務“兩堿”行業積極探索,不斷豐富鹽化工品種風險管理體系,滿足產業風險管理需求。2019年以來,鄭商所上市了純堿期貨及期權、燒堿期貨及期權,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鹽化工產業鏈風險管理工具箱,助力“兩堿”行業不斷增強發展韌性。
據了解,純堿、燒堿期貨上市以來,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定價合理有效,期現聯動密切,風險管理功能持續提升。純堿期貨今年上半年日均持倉量94.68萬手,日均成交量120.81萬手,上下游企業積極參與,形成了良好的基差貿易氛圍,期現結合不斷深化。燒堿期貨自2023年9月上市以來,整體運行平穩,期現貨價格走勢基本一致,產業客戶逐步參與。今年5月燒堿期貨首次交割順利完成,2405合約交割倉單共計475張,折合現貨約5萬噸,共有17家企業參與交割,流程整體順暢。燒堿期貨流動性不斷改善,近期持倉規模最高突破10萬手。
鄭商所持續深耕產業,推動期現結合,多措并舉提高純堿、燒堿期貨運行質量和產業服務能力。鄭商所引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廠庫倉單擔保品,進一步便利純堿等相關企業參與倉單業務;研究擴大純堿交割區域至山東、天津、江蘇三地,同時優化廠庫送貨方式,為純堿企業參與期貨交割業務和套期保值提供更多便利。今年年初,鄭商所增設12家燒堿交割倉(廠)庫,目前全國燒堿交割倉(廠)庫總數增加至22家,交割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將燒堿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由12%降至8%,并取消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降低客戶交易成本;啟動燒堿期貨合約連續活躍工作,便利企業開展連續月份套期保值,匹配企業連續生產的實際情況。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鄭商所將持續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資本市場新“國九條”要求,加強與各部委、協會、行業企業溝通,緊貼產業需求,一方面,不斷優化純堿、燒堿等已上市品種合約規則及交割制度,統籌發展和安全,深耕產業培育。另一方面,持續加大品種供給,加快推出瓶片、丙烯等更多新品種,努力提升期貨市場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質效。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彬表示,作為化學工業基礎原料的“兩堿”,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下游產品涵蓋國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各個領域,與個人生活、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兩堿”產業的發展狀況是中國化學行業發展的“晴雨表”。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實施、各項政策的相繼出臺,“兩堿”行業也面臨著節能環保壓力。我國作為全球“兩堿”產能最大的國家,“兩堿”行業要積極進取、未雨綢繆,在我國由化工大國向化工強國奮進的道路上有所作為。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