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銀行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信息披露報告引發市場關注。作為一家正處于第四次IPO審核關鍵期的銀行,東莞銀行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呈現出喜憂參半的局面。雖然凈利潤實現了2.04%的同比增長,達到24億元,但營業收入卻首次出現了1.8%的同比下滑。
利潤增長背后的隱憂
深入分析東莞銀行的財務數據,可以發現,其利潤增長背后隱藏著諸多經營壓力。首先,東莞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和凈息差均呈下降趨勢。上半年利息凈收入為36.18億元,同比減少10.97%;凈息差降至1.25%,較2023年的1.61%進一步收窄,遠低于2023年我國商業銀行1.69%的平均水平。事實上,自2020年起,東莞銀行的凈息差就開始持續下滑,從2019年的2.22%逐年下降。
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東莞銀行的負債成本居高不下。2023年,其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率達2.3%,較2022年還上升了2個基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東莞銀行的市場資金占比較大,定期存款利率較高。2023年,對公定存和個人定存的日均余額占存款日均余額的66.16%,且定存平均成本率遠高于活期存款。此外,同業負債成本和應付債券成本也在上漲,進一步加重了利息支出壓力。
合規風險與客戶滿意度挑戰
除了經營業績面臨壓力外,東莞銀行在合規管理和客戶服務方面也存在不小的挑戰。近期,東莞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多次因違規行為被監管部門處罰。比如,今年3月份,東莞銀行因金融服務違規收費、強制借款人購買保證保險等行為被罰款210萬元;珠海分行和廣州分行也分別因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和未按規定辦理抵押登記被處罰。
更值得關注的是,東莞銀行的客戶投訴數量呈現上升趨勢。最新年報披露,2023年,該行收到的客戶投訴達746件,較2022年明顯增加,主要集中在信用卡和貸款業務上。
新管理層的挑戰與機遇
面對當前的經營困境和合規壓力,東莞銀行新任管理層肩負重任。2023年11月和2024年4月,程勁松和謝勇維分別履新董事長和行長職務。他們需要在短期內不僅要扭轉營收下滑的局面,提升盈利能力,還要加強內控管理,提高合規水平和客戶滿意度。
與此同時,東莞銀行正在進行第四次IPO沖刺,如何在復雜的市場環境和監管要求下實現成功上市,將是新管理層面臨的最大挑戰。自2007年首次啟動IPO以來,東莞銀行已經等待了16年之久,新一輪的IPO進程能否順利推進,后續將會持續關注。
(來源: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