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黃九省(區)網信辦聯合主辦的“千秋一河大潮闊”網絡主題活動啟動現場 米浩/攝
大河奔涌,九曲連環。千秋黃河,氣象萬千。8月13日上午,沿黃九省(區)網信辦主辦的“千秋一河大潮闊”網絡主題活動在榆林市佳縣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啟動。
陜西省委網信辦副主任馬衛東,山東省委網信辦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李宗國,青海省委網信辦副主任申文飛,陜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馬寶收,陜西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邱軒洛,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副總編輯郭雄,榆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剛,華商傳媒集團副總裁、《華商報》社社長畢詩成,以及河南、四川、內蒙古等地網信辦代表,陜西省內各市(區)委網信辦負責同志,榆林市縣(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啟動儀式。
馬衛東表示,近年來,陜西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黃河流域特色優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城市發展格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希望此次活動能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憑借網絡媒體的內容優勢、資源優勢、傳播優勢,多維度、多層次、多形態講好黃河流域守護根脈、傳承文明的歷史故事,理想如熾、信念如鐵的革命故事,革故鼎新、開放共贏的發展故事。
徐剛介紹,榆林全域地處黃河流域中游腹地和黃河“幾字彎”中心,保衛黃河流域生態安瀾責任重大。近年來,榆林市在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全力打造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16個河流國考斷面全部達標,黃河干流榆林段連續8年保持為域類水質。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共同講好黃河故事,一起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黃河文明回答了何為中國、何以中國的中國之問和世界之問,從何而來、向何而去的歷史之問和時代之問,因何而興、為誰而興的人民之問。”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席會東以《黃河文明與中華復興》為主題作了精彩分享。
活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邀請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國際在線、紅星新聞、上游新聞、新黃河客戶端、貴州《百姓關注》、頂端新聞、奔流新聞等20余家全國主流媒體平臺,以及陜西日報、陜西廣播電視臺、西部網、群眾新聞網、華商網等省級媒體骨干編輯記者組成采訪團,深入榆林市佳縣、吳堡縣,延安市寶塔區、宜川縣開展采訪報道,生動展示各地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和黃河文化傳承等方面的顯著成效。
啟動儀式同步舉辦2024年陜西省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和重大議題設置項目發布儀式。“弘揚延安精神 奮進偉大時代”“千秋一河大潮闊”“萬千氣象看陜西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綠水青山踏歌行 三秦大地生態興”“遇見和美鄉村——以‘千萬工程’經驗引領鄉村全面振興”“誦讀古韻·詩路陜西”“因數而新 陜耀未來”“陜西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等活動集中發布,內容覆蓋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等多個領域。
本次活動由陜西省委網信辦牽頭,聯合山西、山東、河南、四川、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等沿黃九省(區)網信辦共同主辦,陜西省文旅廳、陜西省文物局協辦,榆林市委網信辦、延安市委網信辦、華商網、陜西華商國際傳播中心承辦。
來源:文化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