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kc0km"></samp>
    <ul id="kc0km"></ul>
    <strike id="kc0km"></strike>
    <strike id="kc0km"></strike>
  • <kbd id="kc0km"><acronym id="kc0km"></acronym></kbd>
    <code id="kc0km"></code>
    <noframes id="kc0km"></noframes>
  • 中非農業合作助力尼羅河流域國家發展

    ?——增產增收 造福民眾

    2024-08-15 14:04:54 作者:黃培昭

                     烏干達農民與中國農業專家在稻田里交流。

                     中國農業育種專家龍文靖(右)指導烏干達技術員開展高粱新品種開發工作。

                    中國援埃塞俄比亞農業專家正在為當地學員授課。

               中國農業專家正在指導烏干達農民收割稻谷。

                在盧旺達東方省卡永扎區西卡村,村民們高興地飲用井水。黃培昭攝

    中國專家在盧旺達當地村莊打井作業。中地公司中東部非洲分公司供圖

    尼羅河全長約6670公里,流經盧旺達、烏干達、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試種水稻、援建水井、推動技術合作……近年來,中國與尼羅河流域國家積極開展農業合作,用新品種、新設施、新技術助力各國提高農業產能,為尼羅河流域國家發展注入新活力,給各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試種水稻——

    “讓布塔萊賈地區成為烏干達的‘魚米之鄉’”

    陽光照耀下,整片稻田像是金黃色的海洋,稻穗沉甸甸地垂下,仿佛在向羅伯特致意。羅伯特是烏干達中部布塔萊賈地區的水稻種植戶,他試種的中國水稻品種最近迎來了豐收。“我種了20多年水稻,這么高產還是第一次,感謝中國農業技術專家的指導。”羅伯特說。

    有“高原水鄉”之稱的烏干達氣候溫和、雨量充沛,70%以上的人口以農業為生。從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始,中國陸續派出農業專家到布塔萊賈地區,幫助當地建設灌溉系統、引進新的水稻品種并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培訓。2012年以來,中國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南南合作框架下向烏干達派遣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積極與當地農民分享新技術,助力提升當地農業產能。目前,項目已執行至第三期,中國共派出近60名農業專家幫助烏干達發展農業生產,為當地農民開拓了脫貧增收新路徑。

    中國專家的到來,讓羅伯特等當地農戶非常高興,在他們看來,中國雜交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示范推廣,推動了當地水稻生產再上新臺階。在中國專家指導下,羅伯特目前已經掌握了雜交水稻高產栽培的全過程集成技術。

    2023年,由第二期合作項目篩選的節水抗旱水稻新品種WDR—73在中烏農業合作產業園喜獲豐收,并在布塔萊賈地區等水稻產區成功推廣種植,幫助約5000戶農戶受益。今年,中國專家正繼續開展水稻新品種WDR—57的相關研究。中國援烏干達農業專家組組長張小強于2022年底就與其他中國農業專家抵達烏干達,展開第三期合作項目的執行工作。

    “第三期合作項目主要借助中烏友誼農業技術示范中心、中烏農業合作產業園兩大平臺,更大范圍推廣中國技術,助力當地農業發展。”張小強表示,在與烏干達的農業合作中,有機農業是重要內容之一。項目不僅引進中國節水抗旱雜交水稻新品種,還推廣中國的稻田養魚技術。“稻魚共生既能保證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又可以促進產業生態的有機發展。”

    隨著水稻產量的上升,當地農戶的收入和生活質量也不斷提升。“中國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的農業發展資源,讓布塔萊賈地區成為烏干達的‘魚米之鄉’。”羅伯特表示,他期待有機會去中國學習更多雜交水稻種植等農業知識和技術,進一步提高當地農業生產能力,“希望水稻收成越來越好,讓我們的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援建水井——

    “現在大家喝水既方便又干凈”

    由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驅車東行大約兩個小時,筆者來到該國東方省卡永扎區西卡村。在村里的“愿景小學”里,老師和學生們正在井邊打水。擰開閥門,清澈的地下水就源源不斷地從水龍頭中涌出。

    這是中國援助盧旺達200口井項目的其中一口,項目由中國地質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地公司”)中東部非洲分公司承建。“中國援建的水井解決了用水難題,現在大家喝水既方便又干凈!”西卡村村民巴拉欣尤扎說。

    盧旺達被譽為“千丘之國”,許多地區水資源極為短缺。近年來,中國與盧旺達大力推動農業合作,中國企業承攬多個農田水利灌溉項目,在幫助盧旺達將荒坡變為良田的同時,還積極解決當地用水短缺問題。中國援助盧旺達200口井項目為盧旺達東方省和南方省的11個地區援建了170口手壓井、20口監測井以及10口太陽能潛水泵井,還向盧方提供水質檢測和人員培訓等技術服務支持。

    西卡村四面環山,交通不便,此前沒有自來水供給,飲用水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從前村民們在河溝、湖渠、沼澤中取水飲用。如果想喝上干凈的飲用水,就得長途跋涉去其他地方取水。”巴拉欣尤扎表示,中國援建的水井交付使用兩年多來,滿足了當地10余萬村民的用水需求。中國企業還安裝了氯化系統對井水進行消毒,解決了飲用水安全問題。

    盧旺達國家水務局農村供水服務部門負責人烏姆格瓦那扎表示,中國援建的水井為解決用水短缺問題提供了可持續方案。“通過增加監測井和太陽能潛水泵井,盧方還能對當地水質、水位進行長期動態監控,為當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積累經驗。”中地公司中東部非洲分公司總經理朱興輝表示,中國援助盧旺達200口井項目已于去年底完成維保期并最終交驗,現階段各類型水井使用狀況良好,極大地改善了盧旺達的用水條件,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贊譽。

    盧旺達《新時代報》報道指出,中國援助盧旺達200口井項目是盧中友好的重要標志。卡永扎區負責社會事務的副區長讓·達馬瑟納表示,新建的水井將對當地民眾的健康和幸福產生積極影響,“我們都為這個水利工程的建成感到高興。盧旺達和中國的合作將為盧旺達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技術合作——

    “不斷推進兩國農業人才交流與培養”

    在埃塞俄比亞奧羅米亞州霍雷塔職業教育學院的農業試驗田里,郁郁蔥蔥、長勢喜人的玉米尤其引人注目。霍雷塔職業教育學院院長穆努革塔指著結實的玉米棒說:“看,這就是中國農業專家帶領我們培育出來的。這種來自中國的新品種具有產量高、品質優、抗病蟲害強等明顯優勢。”

    穆努革塔介紹,通過中國援助埃塞俄比亞農業職教項目,中國專家把在中國國內新育成的6個玉米品種引進當地,經雙方專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試種成功。目前,埃塞俄比亞農業部正在推進大面積示范和推廣種植等工作。

    “中國選育推廣的優良玉米品種,能為埃塞俄比亞農業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做好種植實驗的意義重大。”霍雷塔職業教育學院植物系主任賽伯卡表示,在中國專家指導下,他帶領學生在灌溉、施肥、除草、病蟲防治等方面進行了嚴格把控,今年6月試種玉米迎來豐收。“我們現場架鍋燒水,煮熟的玉米黃澄澄的,香氣撲鼻,口感格外香甜!大家邊品嘗玉米邊交流感受,一起分享收獲的喜悅。”

    “農業試驗田的玉米有了新收成!”這一消息吸引當地多家媒體前來報道。賽伯卡激動地表示:“兩國農業技術人員密切合作,讓示范種植取得了成功。中國的玉米品種非常適宜本地高海拔地區種植,我十分期待之后的大面積示范和推廣種植效果。相信中國的農作物品種和種植技術將進一步提高埃塞俄比亞的農業產能,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為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中國援助埃塞俄比亞農業職教項目總負責人彭大軍表示,項目實施20多年來,中國已累計派遣524人次農業專家赴埃塞俄比亞教學,培訓當地教師、學生、農技人員近10萬人次。“項目為當地培養了大量農業技術人才,如今,許多學員都在埃塞俄比亞農業領域任職。未來,我們將繼續把中國農業生產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引入埃塞俄比亞,不斷推進兩國農業人才交流與培養。”(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周刊編輯

    掃一掃分享本頁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精品麻豆丝袜高跟鞋AV|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国产精品专区第二| 91全国探花精品正在播放|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爆乳在线播放第一人称 |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牛牛在线精品观看免费正|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欧美日韩精品SU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九九热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