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里機器轟鳴,車間里工人忙碌,成品預制構件整齊碼放在廠區院子里有序外運,8月9日,西咸新區工會組織秦創原總窗口融商中心律師和秦漢新城工會干部,一起走進周陵產業園對兩家規上企業用工情況進行深度體檢。
企業是員工發展基礎,員工是企業壯大根本。作為一家規模企業,陜西凝遠新材料科技公司生產的隧道管片、軌道條梁、板材、墻板、保溫材料以及防火材料等產品,市場應用廣闊,常用工人數700人左右,各生產線工種30余個。在入企體檢中得知,該公司以訂單式生產為主,各條生產線上有機械設備、鋼筋水泥材料,來自周邊50歲左右的工人居多、流動性大,勞動仲裁案件多、年紀大工人社保不好繳納等成為企業的苦衷。聽取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樊伏利介紹,工會干部和律師就企業短期用工現場提出建議,一是及時做好員工全方位安全生產培訓、引導員工依法維權,二是備案簽署短期用工集體勞動合同,三是成立工會工人調解組織,四是引入監督機制完善企業規章制度,五是根據企業市場環境借鑒公有企業經驗建立員工待遇動態管理模式。“這確實是個好辦法,與員工平等協商對雙方都有利”樊伏利說。
非公黨建有聲有色、企業文化氛圍濃厚、創新發展信心十足和依法治企依法強企,是陜西恒盛集團公司下屬企業——陜西秦漢恒盛新型建材科技公司在深化改革中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現狀。為搶灘綠色建材新賽道,深耕建材產業三十年的恒盛集團,目前正處在產業升級換擋的關鍵階段。公司積極探索綠色低碳混凝土的生產研發和應用,堅持以自主研發的商砼之家平臺為核心,創新了傳統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模式,在“綠色低碳+數智升級”雙鏈服務體系的支撐下,通過數字場景建設將商砼及其上下游業務鏈從線下“搬到”線上,以數智技術應用和綠色技術創新實現從商砼生產的原材料定制、新生產工藝研發應用、生產全過程高效能、運輸及售后資源配置全流程的節能減排和“數字降碳”。“數字科技為企業帶來全產業鏈的低碳轉型升級,也給企業老員工帶來新的就業挑戰”該公司辦公室主任王軻表示。
與該公司員工座談得知,科技創新和數智實踐加速了公司建材產業新質生產力形成,這讓公司原來從事傳統工作模式的老員工感到擔憂。如何化解公司員工擔憂困惑,提前預防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入企體檢的工會干部、律師同企業管理人員形成一致思路。一是發揚員工的主人翁精神,在轉型期間為企業獻計獻策,二是提高企業管理層的凝聚力,加強管理層的職業培訓,使得企業管理層更加專業規范。三是與符合員工就業企業進行對接流轉,鼓勵員工轉聘任職,給企業員工在轉型期間提供更多的選擇。四是在公司內部加大員工產業升級培訓力度,使得企業工人更有迎合轉型升級的能力和動力。
聽企業困惑,解員工擔憂。今年以來,為深化省委“三個年”、全面推進市委“八個新突破”,在“兩行動 兩措施”專項行動基礎上,西咸新區充分發揮大部制優勢,新區工會組織聯合司法、人社民政、勞動監察等部門以及秦創原總窗口融商法律服務中心,成立工會“法治體檢”團隊,在全區開展以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推動秦創原總窗口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工會“法治體檢”活動。服務隊先后走進50余家規上企業、新興科技類企業和新業態企業生產建設一線,查看企業勞動用工方面的規章制度、職工保險、勞動合同、工資發放、福利待遇等相關資料。對企業勞動用工方面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對企業勞動用工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幫助企業查找漏洞和薄弱環節,健全法律風險預警防范和矛盾化解機制,在法律宣傳、政策解答、問題診斷和風險評估提示等方面,對企業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與建議。通過“法治體檢”活動,解答了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向企業宣講《工會法》和勞動關系法律法規,解讀勞動糾紛解決典型案例,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幫助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企業規范管理、合規發展能力,幫助企業對職工進行法律培訓,引導企業職工合法合規表達訴求。同時,引導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對于企業規范經營、健康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
來源:西部法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