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寶雞高新區以“人社工作進園區”為總牽引、總抓手,聚焦企業需求、用工保障、多元服務,探索協作化、精準化、數智化三大模式,全面推進惠企政策、高效服務主動嵌入項目、直達重點企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社支撐。
念好“協”字訣,聯動協作推進。健全工作機制,形成縱橫聯動工作局面。一是加強力量協同。成立高新區“人社工作進園區”工作專班,將管委會、各鎮人社工作力量全部納入,推動力量下沉、服務下沉。二是堅持工作協作。堅持“人社為人”工作理念,圍繞企業需求,編制99項人社服務事項清單,協作推進政策落地、用工保障、技能提升、人才支持、用工指導、服務直通六項重點工作落實,政策宣傳、人社專員、惠企政策、服務力量、執法維權“五進”企業。三是推進資源協力。發揮扁平化管理體制優勢,實行部門聯動,將人社工作服務事項聯動打包導入全區聯企幫扶、重點項目包抓等服務事項清單,推動“人社工作進園區”做深做實。
出好“準”字招,加強供需對接。強化精準匹配,提供高質量人社服務保障。一是靶向宣傳“惠民生”。以“人社工作進園區”為牽引,對249戶規上企業實行領導包抓、干部包聯,設置34名服務專員,開展專場培訓6場、上門宣傳530次,推動招聘用工、人才支持、用工關系等人社惠企利企政策服務包直達企業、直達項目。今年以來先后解決企業用工困難、社保辦理等問題44個。二是培育品牌“提能力”。以職業能力提升、特色品牌打造為著力點,培育“鈦業能手”市級勞務品牌,提供就業指導4063人次,技能培訓1500人。兌現就業見習和留用補貼61萬元、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29.1萬元,有效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三是建立校企對接“直通車”。與西安理工大學等周邊30多所高校、13所技工院校緊密合作,成立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鈦產業學院、寶雞文理學院新材料與微動力創新研究院,提供重點企業實習崗600人,形成校企聯合、產教融合、工學結合協作機制,實現企業有需求、高校就培養的新模式。
打好“數”字拳,創新服務模式。多措并舉,平臺化、數字化賦能就業服務體系,滿足多樣需求。一是暢通招聘“快車道”。線上線下舉辦春風行動、百日千萬等直播帶崗、專場招聘活動57場次,330多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2.2萬個。通過“寶雞高新就業”抖音號,發布求職信息233次,解決疑問596條。二是搭建用工“新平臺”。建成高新人才大市場和城市零工市場,免費提供招聘登記、職業指導等服務,發布“每日一崗”信息162條,開展人才推薦23期,幫助737人就業。開發“零工驛站”小程序,實現零工接單掌上辦和全天服務不打烊,解決就業302人。三是數字支撐“促轉型”。與經發、工信等部門加強數據共享,關注企業動態,對減停產企業主動聯系,提前介入,指導勞動力轉移,推動共享用工;建成鈦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引導轉型升級、優化用工結構。
來源:寶雞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