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過后,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南市街道市場溝社區的“稅惠到坊”服務驛站,來了很多人。
聽說一場主題為“延伸稅費服務觸角”的“板凳拉話會”要在這里舉行,附近的商戶和居民,三三兩兩地走了進來,一人一個小板凳,圍坐在了一起。
沒有顯示屏,沒有PPT,需要了解稅收法規和配套政策的群眾,和稅務人員們圍坐在小板凳上聊起了家常,你一言我一語,問得很細小,答得很明了。
市場溝社區居民王永成一落座,就接連拋出了“作為小微商戶,在正常、足額繳納稅費的情況下,養老保險要繳夠多少年,退休時可以領取養老金?”“中間斷繳會影響領取嗎?”“養老保險比別人多繳一倍,養老金會多領多少呀?”等多個與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迫切地等待答復。在國家稅務總局延安市寶塔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劉笑一一回復后,王永成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驛站靠著群眾建,服務跟著需求走。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通過開展“稅惠到坊”——稅費服務進社區活動,快速響應辦稅繳費訴求,切實打通稅費服務“最后一公里”,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能辦、易辦、就近辦、一次辦”的“稅務+社區”融合服務渠道。
國家稅務總局延安市寶塔區稅務局局長孫源說,他們緊盯社保醫保、個稅、房產稅、契稅、創業就業等民生領域重要涉稅事項,與社區、高校等共建“稅惠到坊”服務驛站12個,組建9支“社·稅共治”團隊,以“板凳會”“圓桌會”等形式,精準對接社區群眾、殘疾人、大學生等不同納稅人的各種需求。
延安市燃料進出口公司是一家主營煤炭及制品批發的企業,此前,公司將原有的不動產轉讓給了陜西延長石油豐源有限責任公司。但多年來,兩家企業不動產登記過戶手續一直未能辦妥。
在了解到企業的訴求后,國家稅務總局延安市寶塔區稅務局組織專業團隊多次前往兩家公司,進行房屋套數、二手房交易合同查驗,對納稅申報、電子發票開具等進行了專項輔導,最終順利幫助企業完成契稅申報等審核事項,為辦理房產證掃清了“障礙”。
“要不是稅務人員主動上門提供指導,我們兩家的辦證問題不知道還要拖多久?!标兾餮娱L石油豐源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良說。
一件件社區治理的具體問題和“關鍵小事”,對辦事群眾來說,就是他們的“頭等大事”。安置了17名殘疾人的鳳凰云龍按摩康復中心負責人姜云龍說,在“稅惠到坊”服務驛站的幫助下,他了解到了殘障人士優撫、殘保金優惠等政策,工作人員對按摩康復中心納稅申報、減免退稅操作等進行的“一站式”輔導,讓他及時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稅惠到坊’讓我切身感受到了稅費服務是有人情、有溫度的。我們為工作人員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服務,點贊!”姜云龍說。
群眾滿滿的獲得感,體現在一件件“家長里短”的小事中。孫源說,通過探索“稅惠到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路徑,稅務部門在基層治理中大有可為。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