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超越!7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51.1%。常規燃油乘用車零售84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零售87.8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國內月度零售銷量首次超過了傳統燃油乘用車。這一突破,是我國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也是綠色消費成為國人生活新風尚的時代縮影。
買車青睞新能源汽車、外出就餐點小份菜、盡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用節能燈泡等家居用品……得益于發展理念的深刻改變,“綠意”在神州大地上不斷延展。供需結合,綠色消費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以閑置交易市場為例,目前,全國閑置商品日均交易額已突破10億元,每天都有400萬件閑置物品交易信息在平臺上發布。綠色消費逐漸成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途徑。
從《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到《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頂層設計逐漸完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為綠色消費發展指明方向。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對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對綠色消費進行全面謀劃。
在供給端,經營主體要強起來。當前,我國綠色產品供給還存在不少短板,如綠色產品競爭力不強、生產技術不成熟等,制約了綠色消費供給規模擴大。為此,《意見》作出有針對性的部署,比如要求引導企業開展綠色設計、選擇綠色材料、推行綠色制造、采用綠色包裝、開展綠色運輸、回收利用資源,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影響。相關企業不妨把握政策機遇,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在需求端,消費者要動起來。就《意見》要求來看,不論是“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還是“抵制過度包裝”,抑或“引導公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綠色低碳生活不僅是理念,更是態度和責任。每個人生活中的小選擇看似微不足道,但乘以14億多人口,就能形成強大合力。
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綠色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意見》中的眾多改革舉措關聯度高、協同性強,須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的原則,準確把握改革的戰略重點。對于消費領域的綠色轉型來說,“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加強綠色產品和服務認證管理”等,也要通過進一步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激發綠色消費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