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我國集運指數(歐線)期貨迎來上市一周年。上市一年以來,品種總體運行平穩,期現價格聯動緊密,市場參與積極,穩健應對了地緣危機帶來的影響,順利完成2次現金交割,期貨的功能逐步顯現,為航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風險管理工具。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是全球首個依托我國指數開發的航運期貨品種,也是我國首個服務類期貨、航運類期貨,首個在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的指數類、現金交割的期貨品種,于2023年8月18日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全資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順利上市。一年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總體運行平穩,風險防控平穩有序,市場規模穩步提升,并且順利完成2次現金交割。整體來看,這個創新品種期現價格聯動良好,品種的功能在逐步顯現,為航運企業風險管理創造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環世物流集團相關人士表示,近年來受疫情、港口擁堵、紅海繞行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航運價格經歷多輪劇烈波動,給集運產業鏈企業的經營造成巨大不確定性。作為產業鏈上下游的中間環節,貨代行業的企業數量龐大,市場競爭激烈,抗風險能力也普遍較弱。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上市以后,行業有了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公司在嘗試參與部分期貨套期保值后,現貨端受到的不利影響在期貨上得到了彌補,期貨工具可以幫助公司穩健經營,提高訂單執行率。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的成交量和活躍度遠超境外類似品種。境外有4家交易所上市了近200個航運期貨和期權產品,我國品種上市前10個交易日的交易量就超過境外2022年全年交易量,前14個交易日的交易量就超過境外2023年全年交易量。招商期貨相關人士認為,集運指數(歐線)期貨與傳統大宗商品期貨不同,是服務類、指數類的期貨品種,設計上有諸多創新,市場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較高。
廣東國榮物流集團成立于2023年,公司是國內頭部的特種柜貨運代理企業,其重要客戶之一為三一重工集團。三一重工集團是國內頭部的重型機械生產商,公司每年有大量從中國出口至海外的集裝箱發運需求,以特種柜為主,運價高于普通集裝箱運價,運費整體趨勢與集運現貨市場及上期所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相關性高。紅海沖突爆發以來,歐線航程時間延長、運價波動較大,疊加今年二季度以來出口需求超預期上行,歐線運價持續上漲,國榮物流面臨運費上漲帶來的利潤侵蝕。同時,如果無法幫助三一重工鎖定運價,則會導致三一重工的供應鏈安全及可靠性無法得到保障。
上期所聯合期貨公司,在了解以國榮物流為代表的貨代企業的實際運營模式及業務痛點后,結合企業規避運價風險的訴求,向其介紹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要特征、運費基本面影響因素及期貨工具應用場景等,幫助實體企業制定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套保方案,以降低現貨市場風險敞口。在國榮物流買入期貨后,期貨、現貨運價繼續上漲。6月初貨物即將發運之時,國榮物流選擇向船公司訂艙,最終艙位購買價格為9500美元/FEU,相比5月份的艙位出售價格增加了2000多美元/FEU,經核算后現貨端虧損18.7萬元人民幣;同時企業將期貨平倉,出場點位為3400點,盤面凈盈利15萬元人民幣。就這樣,貨代企業通過期現結合手段減少了虧損。通過參與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交易,國榮物流的虧損額從18.7萬元人民幣降低至3.7萬元人民幣。企業利用期貨端的收益彌補了現貨端的損失,平抑運費波動風險。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經受住了由地緣政治事件突發引起的運價大幅波動考驗。在此過程中,上期所始終把風險控制放在首位,切實履行市場監管和風險防范職責,維護了期貨市場的平穩運行。下一步,上期所將在繼續做好期貨市場安全平穩運行的同時,以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上市一周年為契機,實施“啟航工程”市場培育行動方案,力爭建立一批覆蓋全國集運產業集群的產融服務基地、培養一批優秀行業分析師、孵化一批能給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中介機構、創新一批運價風險管理產品、宣傳一批企業風險管理優秀實踐案例、新增一批航運產業客戶入市交易,進一步提升期貨市場服務航運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