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黑神話:悟空》一經上線,就以碾壓之勢,持續出圈。除了體驗線上的游戲,更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游戲背后的線下場景和歷史文化故事。其中在該游戲第二章中大量陜北說書內容更是引發許多人的關注。
三根琴弦,一張繡口,說盡千古往事,說書被稱為陜北民間藝術中最耀眼的技藝之一。在該游戲中為陜北說書配音的是橫山說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熊竹英。
十年前一次為國產動畫《玄門之眾生無相》配音,他結識了制作團隊中的張曉明,《黑神話:悟空》團隊通過張曉明找到他的候,他欣然答應了。熊竹英談起為該游戲配音的緣起時說,“配音是在兩年前完成的,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什么消息傳來,當我再知道這個事的時候,《黑神話:悟空》團隊已經將作品帶到了德國,率先火了起來”。
《黑神話:悟空》是一款以中國神話為背景的動作角色扮演游戲。該游戲以四大名著中吳承恩所著《西游記》為背景設定,通過情感敘事再現充滿東方美學特色的英雄傳奇。
對年輕一代而言,游戲已經成為生活中休閑放松的重要方式。游戲中的陜北說書內容,這一設定既增加了游戲的挑戰性,提高了玩家對榆林歷史文化的興趣,也使得游戲中的劇情和場景更加真實、生動。
“劇情中有段內容,我想把他放在大漠風格的地方,然后他又看起來像民間藝人的一個角色,我們和制作聲音的負責人商量,怎么才能把他結合起來呢,他就提出來用陜北說書搭一下,結果驚人的和諧,恰如其分的一種中國元素”。《黑神話:悟空》制作人馮驥在一段訪談中說到。
近年來,橫山老腰鼓在中亞峰會上迎接外賓、陜北民歌在全國展演,越來越多的陜北文化正在持續走出去,受到外界的廣泛贊譽和認可。如今,陜北說書借助《黑神話:悟空》這一游戲載體,以另一種方式架起了一座國際交流的橋梁,成為了海外玩家了解榆林、認識榆林的重要途徑。
“我們文化館制定了一系列激勵制度,注重加強文藝人才的培養,打造精品文藝節目和品牌,積極組織參加了全國重要的文化展演活動,目的就是把陜北非遺文化宣傳出去,讓這盞明燈點的更亮、更迷人。”橫山區文化館館長高啟峰說。
游戲制作人馮驥說,“踏上取經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近年來,榆林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通過“非遺+”的形式,讓豐富的旅游資源稟賦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轉化為發展勝勢,陜北民歌、剪紙、榆林小曲、清澗道情等諸多陜北非遺文化,正在傳承和發展中迸發出新活力、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來源:榆林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