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1月底西安市成為數字人民幣第二批試點地區以來,在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西安市委金融辦的部署組織下,各試點運營機構持續優化數字人民幣運營環境,深耕數字政務、智慧城市、文化旅游、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等領域,數字人民幣服務的領域更全面、支付更便利。隨著西安市民對數字人民幣的了解不斷深入,西安地區已逐步建立起應用場景豐富、消費群體滿意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
數字政務
數字人民幣更高效
目前,西安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數字人民幣的普及,對于西安數字經濟、數字政府的發展有著巨大推動作用。群眾通過數字人民幣支付完成城鄉居民醫保、社保、維修基金等政務服務事項的網上辦理和“一網通辦”,大大縮短了群眾、企業辦事時間,提升了辦事體驗,提高了政務服務效率。
同時,企業和群眾可使用數字人民幣繳納檢驗檢測費等各類非稅服務,繳款人輸入非稅繳款碼,即可使用數字人民幣完成非稅繳納。此舉在提高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同時,辦事更高效,有利于提升西安營商環境實力,優化政務服務體驗度。
貼近民生
數字人民幣在身邊
數字人民幣在民生領域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在國家推行電費收入集約化、智能化管理的背景下,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貫徹“一省一行一戶”改革要求,“我們依托金融科技力量,組合形成數字人民幣綜合一攬子解決方案,致力于為廣大群眾解決用電高峰時購電不方便、支付方式單一的難點痛點。實現了電費收繳資金智能化管理、個人用戶線上線下全渠道交費等功能。該項目既是同業首創,又是系統內首創。”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客戶經理表示,上線一年以來,該項創新極大改善了西安地區群眾使用數幣交電費的便利程度。
家住城西的趙先生連續兩年都使用數字人民幣交暖氣費,“我們小區2022年就可以使用數幣交暖氣費了,這兩年交費期還有銀行的線上返現紅包,足不出戶就能辦理!”
西安銀行聯合西聯供熱、熱電陽光、東郊能源、涇北熱力等19家西安市熱力公司,緊緊圍繞客戶需求和本地民生場景,為西安全市600余個社區,42萬戶家庭提供了數字人民幣線上交費服務。連續兩年為交費成功的市民送出冬日溫暖福利,市民選擇小區對應的熱力公司,綁定房屋信息后,即可選擇使用數字人民幣完成暖氣費交納,并為支付成功的市民立返現金紅包。
舒適出行
數字人民幣更便利
地鐵是西安群眾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為解決支付金額小、頻率高、刷碼即過不輸入密碼、在信號較弱時保證支付成功等問題,在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的積極推動下,西安地鐵成功上線數字人民幣乘車場景,進一步推進數字人民幣支付便利化,為本地居民與外地游客出行提供了更高效的支付方式。
系統上線一年以來,活躍個人用戶超50萬人,培養了群眾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的良好習慣,為數字人民幣的持續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了解決境外來華人員支付難、結算難等問題,中國銀行陜西省分行和西部機場集團共同打造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該中心成為繼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以后,全國第三個機場支付服務中心。同時,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除刷卡、付現等支付方式之外,還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這標志著西安市在提升支付服務便利性和優化境外來華人員支付體驗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
為了讓市民更好地了解數字人民幣發展動態,及時獲取優惠資訊,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和西安市委金融辦共同搭建了“數字人民幣西安通”平臺。作為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官方信息平臺,“數幣西安通”小程序集合了信息發布、知識宣傳、商戶資源整合、優惠活動共享等功能,為構建西安市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和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入駐平臺的商戶覆蓋了文化旅游、零售便利、餐飲娛樂、交通出行等多個行業,提供了一站式的全方位使用指南。
數據顯示,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在多個場景中取得了新的成果。截至2024年8月,西安作為全省數字人民幣唯一試點地區,已有221萬個商家開通了數字人民幣對公錢包結算,開立了1359萬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累計交易額超260億元。
來源:西北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