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下旬,安徽滁州一所職校“招生錄取完成,比前一年多招了240人。”江蘇太倉一職校同樣也迎來火熱場景,今年招生計劃不足2000人,實際報名卻超4000人。據8月26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今年,全國多地中職學校報名火爆,不少學校貼出關閉招生的提示:招生已滿,概不招待;有的學校甚至出現家長連夜排隊為孩子報名的情況。
多地中職學校報名呈現火爆現象,讓人欣喜。但是,必須理性地看到:中職學校要從招生火爆蝶變成辦學質量火爆,才是職業教育發展的硬道理。
中職學校招生火爆,一是因為政策支持。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把職業教育視為與普通教育平等發展的類型教育,并建立職教高考制度。二是因為社會環境和包容度在發生可喜變化。隨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社會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為中職生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職校生”不再是“差生”的代名詞,職校越來越成為制造業人才的搖籃。更多人意識到,掌握一門實用技能,中職生也有較好的發展前景,進而逐漸認可職業教育。
面對招生火爆的良好形勢,中職學校要理性認識,不要盲目樂觀。部分中職學校報名的火爆,并不能說明中職教育已被廣泛認可,更多人選擇中職學校主要還是因分數而“迫不得已”,這是客觀現實。必須看到,當前的招生火爆,實際上對中職學校的管理和發展提出了重大挑戰——如果不能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種招生火爆很可能“曇花一現”。
大力提升辦學質量和吸引力是職業學校生存的必由之路,需久久為功。前不久,教育部表態,將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進程,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舉辦“少而精”的中等職業教育,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辦學能力。需要明白的是,“少而精”并非簡單減少學校數量,其內核正是注重質量提升和內涵式發展,要求集中資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實現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總之,中等職業教育唯有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才能實現行穩致遠,不負職業教育使命。
中職學校招生火爆是一個積極信號,說明中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中職學校要在保持良好招生態勢的同時注重提升辦學質量,致力于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這是關鍵。
一句話,中職學校要從招生火爆蝶變成辦學質量火爆,讓中職生升學有途徑、就業有保障、未來有希望,這也是我們共同的期待。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