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三,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價上漲近1%,市值首次漲破1萬億美元大關,成為首家加入“萬億美元俱樂部”的非科技行業的美國公司。
當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由科技企業占據絕對的主導,包括蘋果、英偉達、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Meta。僅有沙特阿拉伯的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是非科技類企業,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
今年,由于伯克希爾的保險業績強勁,疊加美聯儲料將在9月會議上降息,市場對經濟的樂觀情緒不斷增強,對伯克希爾的股價構成提振。該公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約30%,顯著跑贏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同期上漲約18%。今年也是伯克希爾十年以來最好的年度開局之一。
僅今年一年,伯克希爾的市值就增加了2000多億美元,創下了該公司自己的歷史紀錄,雖然這一漲幅與英偉達瘋狂的近2萬億美元的市值增長仍形成鮮明反差。不過與美股備受追捧的科技七姐妹整體來看,伯克希爾的年內漲勢相差不遠。
日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文件顯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在8月23日至8月27日期間出售了約2470萬股美國銀行普通股,交易金額約為9.819億美元。
巴菲特早在今年7月,就已經開始減持其第二大重倉股美國銀行,連續12個交易日套現38億美元。
在“消停”了半個月后,本月的15日至19日期間,巴菲特再度賣出了約1400萬股美國銀行股票,價值約5.5億美元。
截至目前,伯克希爾年內已經累計拋售了約1.2億股美國銀行的股票,依然持有美國銀行約9.03億股股票,按39.67美元/股的最新價計算,持股價值在358億美元左右。
伯克希爾為何頻頻拋售美銀股票?
到目前為止,巴菲特本人一直對其減持美國銀行的理由和意圖保持沉默。
外界猜測的原因包括,美國銀行的估值過高、巴菲特可能在為美聯儲貨幣政策轉變準備等。近年來,伯克希爾已經陸續清倉了多家銀行的股票,包括美國合眾銀行、富國銀行、紐約梅隆銀行。
此外,沃倫·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披露的文件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伯克希爾減持最多的都是蘋果(AAPL),當季減持逾3.89億股,市值約820億美元,持股數環比一季度減少49.3%,在投資組合中占比環比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降至30.52%。以上數據和伯克希爾8月初公布的二季度數據一致。
對于至于減持蘋果的原因,巴菲特早在今年5月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表示,減持蘋果公司股票是由于投資獲得可觀收益后的稅收原因,而不是基于對該股的長期判斷。蘋果公司極有可能在2024年底仍然是伯克希爾最大的單一股票,巴菲特表示,還是會長期持有蘋果、可口可樂和美國運通這三家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指出,如果未來美國政府為了彌補不斷上升的財政赤字而提高資本利得稅,那么今年出售“一些蘋果”將從長遠來看有利于伯克希爾股東。
美國云計算公司Snowflake(SNOW)是僅次于蘋果的二季度第二大伯克希爾減持個股,當季伯克希爾清倉了一季度末持有的總共612萬股,市值約8.4億美元,不過這部分股票在伯克希爾的投資組合中相對較少,占比僅0.03%。另外,媒體集團派拉蒙環球也是報告期內遭到伯克希爾清倉的股票。
報告期內,伯克希爾新進了兩家公司的倉位,分別是美國最大美妝零售商Ulta美妝,當季伯克希爾建倉UltaBeauty69萬股,市值約2.66億美元;軍工股海科航空(HEICOCorporation),當季建倉海科航空(HEI)104萬股。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