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年教育平臺到適老化家居改造,從健康管理APP到護理機器人,銀發經濟正不斷催生新領域和新賽道。近日,國務院進行第九次專題學習,特別提到“要大力推動銀發經濟擴容提質,加強老年用品研發和推廣,不斷豐富養老服務場景,強化質量監管,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目標指向進一步提高銀發經濟的含金量。
當前,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老年群體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在此背景下,把握老年群體消費行為的種種特點,有的放矢地加以布局重要且必要。這不僅是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增進老年人福祉的現實需要,更是擴內需、促消費的關鍵抓手。
今年以來,多項事關銀發經濟的政策密集出臺。《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成為我國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將任務分解到相關部門,以責任制促落實、保成效;《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增開銀發旅游專列,對車廂進行適老化、舒適化改造,豐富旅游線路和服務供給……得益于政策的有力推動,銀發經濟的有效市場正在加快形成、擴容提質的有利條件正在不斷增多。
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既包括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社區便民、老年健康、養老照護、老年文體等項目,也涵蓋老年用品、智慧健康養老、康復輔助器具、養老金融、養老旅游等產業。兩者協同發展的特性,決定了推動銀發經濟擴容提質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共同作用的結果。
市場可以辦到的就交給市場,緊扣老年人多元化、差異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繼續完善并創新養老產品與服務,豐富消費供給,同時以供給創造需求,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而政府要發揮的作用,則是在發展方向上,推動事業和產業互促互進;在政策引導上,強化要素保障助力消費環境優化;在監督管理上,營造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實現規范健康發展。
人口老齡化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將人口老齡化結構勢能轉換為內需消費動能,在不斷滿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銀發經濟市場將不斷壯大,各種新產業新業態將迎來重要機遇。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