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半年報正式收官。在業績整體承壓的背景下,券商資管業務展現出較強韌性,有25家上市券商資管業務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同時,上半年券商私募資管產品規模增至5.8萬億元。資管業務的穩健發展,對于熨平券商整體業績波動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那么,此次逆勢突圍,券商資管究竟做對了什么?
首先,資管規模的增長是業績提升的主要驅動力。截至2024年6月末,券商私募資管產品規模合計為5.8萬億元,相比去年末增長了4931億元,增幅為9.3%,實現顯著增長。進一步來看,固收類私募資管產品為業務規模的增長貢獻了主要增量。截至上半年末,券商固收類私募資管產品規模為47709.82億元,相比去年末增長了5015.88億元,增幅為11.75%。筆者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券商在資產配置上注重穩健性與安全性,并通過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了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其次,券商資管業務擅長“多點開花”,靈活創新。不僅僅是私募資管規模,公募產品、企業ABS等業務規模均在不同程度上實現正增長,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業務布局。比如,上半年,在資本市場波動的背景下,各類資產分化明顯,不少券商資管發行了一些“固收+”、掛鉤衍生品的指數增強等新策略,加大公募產品布局,有效對沖了主動權益類產品帶來的業績壓力,還豐富了產品譜系,滿足了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需求。筆者認為,在合規展業前提下,券商資管可以基于固收類產品規模穩健增長,深化在混合類、權益類、金融衍生品類方面的布局,進一步將投研優勢應用在資管產品創新中。
最后,從業務布局角度來看,“公募+私募”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已成為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共識,并為持續提升主動管理能力蓄力。尤其是公募資管業務,已經成為資管行業中公認的成長型賽道。目前,券商正在積極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并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這也是券商發力資管業務、進一步推進專業化經營、尋求高質量發展的前奏。而此次業績逆襲,也是券商資管轉型成效的體現。
資管新規實施以來,券商資管加速有序發展。筆者認為,提升產品創新能力、細化投資策略、推動資管業務規模穩中有增、鞏固和拓展代銷渠道、優化服務模式、探索和機構的多種合作模式等,都是券商資管可以繼續探索的方向。同時,資管業務也是券商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居民財富管理的抓手,作為居民財富“管理者”,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滿足投資者持續多樣化的財富管理需求、提升居民財富收入和獲得感也是券商資管的職責所在。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