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是指管理者對企業財務資源的籌集、運用和監督的一系列活動和過程。一般來說,一套好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方法能夠幫助企業有效管理資金,實現企業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目標,并提高企業的長期價值和競爭力。“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后,企業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外部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對財務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中企業財務管理的定位
(一)財務管理要為企業戰略投資安全提供保障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企業會參與到共建國家的投資項目中,從一個熟悉的地域環境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會面臨許多未知的風險,此時對企業財務的管理就顯得尤其重要。一方面,企業要保證一定的現金流,通過制定相應的資金管理框架和流程,對資金的收支、項目的預算等工作進行全面控制;另一方面,境外投資會受到所在國家金融、匯率等因素的影響,財務管理人員要運用相關的專業知識分析這些影響因素,充分利用各種管理策略與金融工具作進一步預判,避免企業產生投資風險。
(二)財務管理能夠控制企業的運營成本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預算來科學配置各種資源,嚴格控制各環節成本情況,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使企業有充足的技術及資金投入到市場中。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對發生的各類成本要隨時監控,并進行分析核算,從而有效控制企業運營成本,讓企業既定目標能夠得到落實。
(三)財務管理為企業決策提供信息支撐
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一帶一路”倡議開辟了全新的市場環境,同時也意味著陌生,企業在選擇合作方之前一定要進行全面的事前評估,評估的結果直接影響著企業決策。從實踐上看,這些評估主要依托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來進行。財務管理人員要運用專業知識對投資的差異進行比較研究,充分評價企業投資活動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并結合企業自身財務信息為管理人員作出相應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外部環境發生變化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企業將會更多地參與到更開放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不同于國內統一的市場大環境,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政治背景和經濟政策,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可能不再適用于新的環境,需要組建更專業的管理團隊做出改革和規劃。財務管理工作首當其沖會受到影響,其復雜程度和工作難度隨之增加。
(二)風險識別難度加大
面對陌生的市場經營環境,我國企業在開展對外投資活動時將會面臨著諸多未知風險,比如各國的經濟政治制度、文化習慣與習俗等,如何做好各類風險的識別與評估,對財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金融與財稅體制存在差異
在企業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中,金融體制與財稅體制一直是財務工作的重點關注內容。“一帶一路”涉及六十多個國家與地區,金融與財稅體制是多樣化的,企業融資及匯兌的成本會隨著各國金融政策的不同而對企業利潤產生較大影響,財稅體制如稅種、繳納的方式及稅率差異等也會影響企業財務報表的編制。
(四)國際化專業人才不足
人才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和關鍵支撐,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從國內人才培養來看,受諸多因素影響,高校目前的專業教育和學科設置并未與“一帶一路”國際人才隊伍建設要求相匹配。一方面,由于高校人才培養周期長的限制,目前還不能滿足“一帶一路”建設對大量高質量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培養模式依舊是以技能教育為主、素質教育為輔,學生視野不夠寬廣,無法主動判斷和把握宏觀形勢。如外語類人才培養仍偏重學生的技能性訓練,而缺乏對國際規則、文化融合、政治經濟演變等國際生態的教育和訓練。另外,企業現有的專業技術人員大多不熟悉東道國語言及他國經濟體系,存在溝通障礙,常常造成工作被動,急需補齊自身短板,做到一專多能。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相關策略
(一)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和管理機制
隨著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企業財務要積極利用各種云平臺,建立適應海外市場的財務管理框架,構建系統的風險控制和防范體系,通過“智慧大腦”對資金、業務進行全面控制。同時,以互聯、共享、智能理念為引領,積極融入“數字絲綢之路”,實現產業鏈協同。
(二)加強市場調研和背景評估,減少投資風險
企業在“走出去”之前要多方位、多渠道對東道主國家近些年的投資環境進行充分的市場考察調研,掌握最新市場動態,依托專業機構開展科學的風險預測和風險投資評估工作,從而做出符合自身核心利益的投資選擇。作為財務管理部門更要積極地投身于海外投資風險評估工作中,用自身獨特優勢去發現問題和隱患,幫助企業作出更謹慎、更科學的決策,以降低自身投資風險。
(三)有效識別和規避稅收風險,做好稅務籌劃
在國際稅務管理方面,企業首先要根據貨幣匯率變動形式,確定好計價結算貨幣,以規避交易結算風險,同時還要對該幣種匯率波動風險進行預測,可以利用貿易談判規避外匯風險,也可以和專業金融機構合作,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如期貨、期權等開展各種外匯業務,來規避交易風險。其次,可建立專業的稅務團隊,負責稅務申報、當地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和稅務政策的更新等,在國際稅收政策發生變化時,財務及稅務團隊要根據變化及時調整公司經營策略。
(四)建立專業的財務管理團隊,為企業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培養掌握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熟練運用外語、精通中外談判和溝通的國際化人才,有針對性地培養“一帶一路”等對外急需的懂外語的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面對不同文化、會計和稅收制度等陌生的環境,企業要加大與地方高校聯合培養力度,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因地制宜,著力打造本土化人才供應鏈與管理機制。同時,根據最新海外投資建設要求,組織專業師資不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特別是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國際化培訓。財務管理人員應具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視野,與時俱進,不斷深入和細化了解企業海外投資地區和國家的金融信息和經濟發展信息。此外,企業應加強與所在國政府和企業合作,聘用和引進當地財務管理人才,使財務管理工作能快速融入當地文化,與當地政治、經濟市場相協同,形成合力實現雙贏。
來源:大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