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而美”的融資:助力非洲綠色出行的未來閉門會議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在研討后指出,非洲具備發展電動車和新能源的巨大潛力,中非合作在此領域大有可為。“小而美”融資模式因其靈活、低門檻、風險分散的特點,將持續為中國與非洲在綠色出行領域的合作注入新活力。
圖為閉門會議現場
“非洲作為發展中國家最密集的大陸,隨著城市化和人口的快速增長,綠色出行成為重要議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原在開幕致辭中表示,雖然非洲在綠色出行方面取得了初步進展,但仍面臨資金、技術及公眾認知等方面的障礙。他強調,“小而美”的融資理念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并建議通過建立支持性政策框架、構建多樣化資金生態系統等手段推進綠色交通系統建設。
盧旺達基礎建設部可再生能源高級顧問史蒂文·比欣達強調了國際合作和技術轉移的重要性。“面對盧旺達國內電動摩托車滲透率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可以通過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技術轉移和知識共享,提升本地綠色出行推廣應用能力。”史蒂文表示。
“中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非洲市場的實際情況,包括基礎設施、消費者偏好以及政策環境等因素。”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環境與氣候議題專家姜灝強調。他指出,工業化是非洲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經之路,國際社會應對此發展進程加大支持力度,進而促進綠色發展。
Yarey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喬里·圣·洛從從西非市場角度出發,認為“西非電動出行市場潛力巨大,但基礎設施不足是最大挑戰”。為此,她提出要創新融資方式和商業模式,吸引更多的私營部門參與其中,并通過微貸和手機支付等“小而美”的方式提高金融普惠水平。
世界資源研究所非洲區域副首席代表麗貝卡·雪莉分享了世界資源研究所支持亞的斯亞貝巴和坎帕拉等城市的電動車項目,提高了出行安全性和電動化率,同時推動非洲車型孵化器項目,支持初創企業發展。她表示,希望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非洲市場,推進金融行業和融資行業的創新。
ROAM電動車公司首席戰略產品官阿爾賓·威爾遜表示,ROAM公司在融資方面面臨諸多挑戰,包括高昂的前期投資成本和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等。ROAM公司正在尋求在供應鏈合作、技術轉移與研發、市場拓展與品牌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與中國開展深度合作。
“非洲市場具有巨大的電動兩輪車需求。”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海外營銷公司總經理王昊表示,雅迪在非洲市場的融資和市場拓展策略包括與當地金融機構合作,提供分期付款方案等,并將與非洲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的融資模式,以降低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中非發展基金投資一部副總經理康開宇表示,非洲電力供應不足是制約其經濟發展和綠色出行的障礙之一。中非發展基金在推動綠色出行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具體舉措包括投資光伏電站和風力電站等,并將繼續探索新的融資模式和投資機會。
本次閉門會議由商務部研究院國際發展合作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以及中節能衡準科技服務(北京)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國內外機構和企業40余位代表,以線下和線上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深入交流討論。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