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6日下午,第十七屆中國·陜西(洛川)國際蘋果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西安成功舉行,據發布會信息透露,第十七屆中國·陜西(洛川)國際蘋果博覽會將于9月23日至25日在國家級洛川蘋果批發市場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從蘋果特產經濟到縣域全鏈產業發展,洛川縣依靠蘋果種植形成優質綠色產業名片,靠著優質產業推動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當地農民增收帶來實質性轉變,為當地產業賦予多樣性業態升級。
作為洛川縣的“綠色”名片,世界公認的蘋果優生區的核心區,“洛川蘋果”聞名全國、享譽世界,已經成為洛川富民強縣的首位產業,洛川蘋果主要有五個方面的突出特點:一是發展歷史久。在洛川蘋果從無到有發展的77個年頭里,先后經歷了引進推廣、專業縣建設、產業強縣建設、高質量發展四個階段。到今天,蘋果產業已經成為規模最大、鏈條最全、持續效益最好、從業人數最多、對洛川農民增收貢獻最大的特色產業。全縣蘋果種植面積53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83%以上,農民人均3.3畝,位居全國第一。全國每9顆蘋果中,就有1顆來自延安,延安每3顆蘋果,就有1顆來自洛川。去年蘋果總產量達110萬噸,位居全國前茅。二是蘋果品質優。洛川是世界糧農組織等專家一致認可的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造就了洛川蘋果個大、色艷、型端、皮薄、味美、耐貯藏等特色,富含鈣、鎂、鋅等多種有益于健康的微量元素,先后獲得“北京奧運會專供蘋果”“上海世博會專供蘋果”“廣州亞運會專供水果”等30余項冠名權,榮獲國內外280余項品質大獎。2023年,洛川蘋果入選全國“土特產”大眾口碑百強榜,品牌價值以829.16億元再創新高。三是產業鏈條全。洛川堅持“鏈條化、集群化”推動果業提質增效,走出了一條“八鏈同構、三產融合”的現代化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四是經濟效益佳。目前,洛川95%的農民從事蘋果產業,群眾收入的95%來源于蘋果產業,90%以上的農戶年均收入超過10萬元。去年,全縣蘋果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40億元,其中鮮果產值80億元,二產、三產產值60億元,全縣一產產值連續多年穩居全延安市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308元,全省領先、全市第一,脫貧群眾人均收入增幅連續兩年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今年,洛川蘋果出口加拿大、阿聯酋(迪拜)、肯尼亞、以色列、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1052.81噸,出口創匯1163.81萬元。現在,洛川的早熟蘋果已經“搶鮮”上市,累計銷售17.8萬噸,平均每斤4元,近14億元已經裝進老百姓的口袋里。預計今年蘋果總產量114萬噸,綜合產值將達到155億元。蘋果已經成為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聚寶盆”,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金飯碗”。五是發展前景好。2022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回延安考察時指出“陜北的氣候、光照、緯度、海拔等非常適宜發展蘋果種植,加上滴灌技術、矮化種植技術、選果生產線等不斷發展,就地賣出,銷路不愁,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最好的、最合適的產業,大有前途”。農業農村部和省市也接連出臺文件,支持延安建設全國蘋果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支持洛川建設全省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
在推動洛川蘋果產業全面發展進程中,洛川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洛川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八項重點任務》,從矮化密植、優化品種、改良土壤、科技賦能到園區帶動、防災減災、品牌保護、健全組織,明確了具體的目標任務,規劃出清晰的產業發展路徑,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拉清單式去補短強鏈,統籌上下一切可以統籌的力量、在洛川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團體賽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出集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