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重組是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價值發現和價值創造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加大并購重組改革力度,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包含中國企業跨境并購)共披露3674起并購事件,交易規模約7099億元。
從4月份新“國九條”提出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綜合運用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到近期《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支持并購重組,各類鼓勵并購重組支持政策的出臺,創造了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提升發展質量的良好條件。
當前,在我國發展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考慮并購的可行性。一方面,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部分行業步入成熟期,存量競爭加劇,行業整合需求提升;另一方面,自去年8月份以來,IPO階段性收緊,部分尚未上市公司渴望與已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曲線”進入證券市場實現融資。
但要看到,并購是一把“雙刃劍”。企業通過并購重組進一步聚焦主業,做好了能夠發揮規模經濟、降低運營成本、補足自身短板,加速做大做強;做不好則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發展風險,影響成熟的主營業務,增大經營壓力。從市場上的并購經驗來看,若以合并后一段時間的財務指標表現來看,真正成功的并購案例少于失敗的案例。
究其原因,有的是選擇并購目標欠妥。比如,由于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不少企業收購的目標公司資產質量較差,收購方對潛在風險沒有察覺,為重組失敗埋下伏筆。再比如,一些企業不顧自身實力盲目進行跨界并購,期待進入利潤高的行業,嚴重偏離了主業,最后在新的行業中沒站住腳還把原有行業中的競爭優勢丟掉了。
后期整合不當,也是并購失敗案例較多的原因之一。企業并購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并購后要通過有效的整合措施,才能對被并購目標實現“消化”,產生“1+1>2”的效果。然而,一些企業在并購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并購前的準備,卻忽視了并購后的整合。
因此,要通過并購重組發展壯大,企業既要“瞻前”也要“顧后”。
在并購前期,企業要明確自身的戰略方向和發展目標。通過深入的市場研究和行業分析,尋找那些能夠與自身業務產生協同效應或具有互補優勢的潛在并購對象,并通過嚴謹的盡職調查保證并購決策的合理性。應優先關注產業鏈上下游的并購機會,畢竟企業對于同一產業的公司實力、發展前景判斷更為準確,后期的整合難度也會降低。
在并購后期,企業則要盡快確定清晰的整合目標和計劃,確保雙方的愿景和戰略方向一致。同時,通過優化管理結構,統一決策流程和管理體系,利用雙方的資源和優勢,包括技術、產品和市場渠道,釋放協同效應。此外,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具有不同企業文化的企業通過并購融合在一起,必然要經歷一個接觸、沖突與適應的過程。這就要求,并購后的整合要有對文化融合的考慮,加強溝通和包容性管理,促進雙方員工相互理解和尊重,逐漸形成新的、和諧的企業文化,為企業長遠發展筑牢文化根基。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