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kc0km"></samp>
    <ul id="kc0km"></ul>
    <strike id="kc0km"></strike>
    <strike id="kc0km"></strike>
  • <kbd id="kc0km"><acronym id="kc0km"></acronym></kbd>
    <code id="kc0km"></code>
    <noframes id="kc0km"></noframes>
  • 銀行“理財刺客”頻發

    2024-09-10 17:11:13

    20240910092227534-96-eb7f6.jpg

    近期以來,不少銀行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與展示年化收益率相差較大,越來越多投資者感嘆遭遇了“理財刺客”,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查詢某國有大行手機銀行理財頁面發現,某理財產品在顯著位置標識其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3.31%,但點擊產品詳情頁面可以看到,其近一個月、近三個月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17%、2.84%,與展示頁面相差較大。

    當下,存款利率進入“1”時代,吸引部分投資者將存款“搬家”到銀行理財。為吸引投資者,銀行理財產品展示收益率方式可謂五花八門,有的選擇展示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有的選擇展示近一年的年化收益率,不少產品所展示的年化收益率均超3%,而這與實際收益率相差不小。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澤偉表示,為了更好地吸引和鞏固客戶,銀行理財產品往往會傾向于選擇較好的收益率來展示。但是,隨著理財全面凈值化和資本市場波動增大,展示的歷史業績可能與投資者實際收益有很大的差異,投資者對此要提高警惕。

    從業內獲悉,近期,金融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子公司通報多項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中就包括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展示虛高。通報稱,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在代銷渠道不停地新發份額,虛增產品收益率,甚至用“四舍五入”的方式來展示萬份收益,與客戶實際到手的收益率完全不匹配。

    銀行理財業績展示“報喜不報憂”?

    近期,不少投資者發現所購買的銀行理財實際收益率與展示收益率出現較大差距,部分展示年化收益率超3%的理財產品,近一個月的實際收益率只有1%左右,甚至為負。

    某國有大行代銷的工銀理財核心優選固定收益類1年定開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3.31%,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為-1.17%;某全國性股份行代銷的興銀理財悅動1年持有日開1號B,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3.37%,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為-0.59%。

    銀行“理財刺客”頻發

    銀行“理財刺客”頻發

    有投資者表示,三個月前,經過精挑細選后,買了交銀理財穩享智選日開(90天持有期),當時展示的年化收益率約3.75%,即將可以贖回,但截至9月5日,該產品的近一個月、近三個月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0.24%、2.41%,目前正猶豫是否要繼續持有。

    當前,投資者用手機APP購買理財成為主要路徑,而各家銀行在代銷理財時展示業績的方式也各有不同,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評估和選擇難度。隨機查詢多家銀行APP的理財銷售頁面,發現在業績展示上有近一個月、近三個月、近六個月、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業績比較基準等多種呈現方式。

    銀行“理財刺客”頻發

    此外,盡管是同一款產品,但在不同的APP渠道展示業績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以光大理財旗下的一款產品為例,其在光大銀行APP上顯示成立以來年化為3.16%,而在微眾銀行APP上顯示近三個月的年化收益率為2.61%。

    銀行“理財刺客”頻發

    以投資者身份咨詢了某農商行理財經理,其推薦了3款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產品業績展示分別以近1個月、近6個月、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顯示,分別為3.30%、3.31%、4.01%。

    銀行“理財刺客”頻發

    上述3理財產品都是以相對最優的歷史年化收益率來展示過往業績。以最短持有期182天的這只理財產品來看,其近1個月、近3個月、近6個月、近1年、今年以來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09%、2.89%、2.37%、3.28%、3.08%,均達不到展示4.01%的水平。

    上述農商行理財經理表示,8月份債市波動較大,導致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下滑。不過,在上述推薦的3只理財產品中,有一只5月底成立的新產品,發行至今4個月左右,頁面顯示其近一個月、近三個月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30%、3.65%,相對另外兩只老產品“更抗跌”。 該理財經理表示,主要是產品投向債券的資源有差別,久期也會有不一樣。

    央行日前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理財產品動態發布的年化收益率是當前時點的預期收益率,是按過去一段時期的收益率,線性推算出的未來一年收益率,投資者未來贖回產品時實際獲得的收益率是不確定的。現在凈值越高,意味著是在更高的價格位置投資,未來的損失風險可能越大。

    央行進一步指出,今年以來,部分資管產品尤其是債券型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明顯高于底層資產,主要是通過加杠桿實現的,實際上存在較大的利率風險。

    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率持續回落

    注意到,目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基本上使用近七日的年化收益率來展現過往業績。今年以來,在存款利率下行、債券收益率走低等因素的影響下,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

    投資者李明(化名)回憶,他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購買了200萬元北銀理財旗下的京華遠見易淘金尊享,剛開始的年化收益率差不多在3%以上,每天收益在165元左右,但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就降了很多,每日收益差不多降至120元。截至9月6日,該產品七日年化收益率為1.61%。

    據中信證券研報測算,2024年8月現金類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79%,較7月下降0.06%。7月存款掛牌利率進一步下調,推測對8月現金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亦有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成立之初的年化收益率非常高,但很快出現回落。以民生理財旗下的天天增利現金管理51號理財產品E為例,其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彼時七日年化收益率高達14.01%,但之后迅速走低,目前該產品七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93%。

    武澤偉分析稱,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底層資產以高流動性的貨幣市場類資產為主,如果七日年化收益率很高,可能是成立時點流動性偏緊,導致短期資金利率上升。不過,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可持續的,因此七日年化收益率會逐漸走低。

    從某理財公司人士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還存在著一些“打榜理財產品”,成立之初一般規模較小,通過裝入有限的高收益資產,來實現較為可觀的年化收益率,吸引投資者入局,當產品規模逐漸擴大后,年化收益率自然會出現回落。

    實際上,對于銀行理財產品業績展示方面,監管部門已多次發布相關文件進行規范。

    2018年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提到,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不得宣傳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理財產品宣傳銷售文本中只能登載該理財產品或者本行同類理財產品的過往平均業績和最好、最差業績,并以醒目文字提醒投資者“理財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不等于理財產品實際收益,投資須謹慎”。

    2023年11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行為準則》,對于過往業績計算方法、展示區間等提出規范化要求。理財產品運作1個月以上但不滿1年的,應至少包括從產品成立之日起計算的過往業績;理財產品運作1年以上但不滿6年的,應至少包含自產品成立當年開始所有完整會計年度的業績;理財產品運作6年以上的,應至少包含最近5個完整會計年度的業績。

    上述行為準則給各家商業銀行、理財公司設置了6個月過渡期,過渡期已在今年5月底結束。從目前情況來看,各家機構在展示產品過往業績上基本與行為準則一致,但有部分產品的過往業績展示信息不完全。

    在業內看來,銀行理財機構應進一步規范業績比較基準展示,杜絕通過虛高的業績展示來進行產品營銷,提高信息披露質量,避免誤導性宣傳,并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

    (來源: 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龐淳

    掃一掃分享本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99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3区|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精品国内片67194|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久久国产视频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真实伦偷精品| 国产精品videossexohd|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京东|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