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是一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體現,也是服務經濟時代進步的重要特征。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行了重要部署,提出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培育服務貿易新增長點等有力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關于推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等文件相繼發布。今年,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實施3年的基礎上,發布了首張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從制度層面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我國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超大規模消費市場效應不斷顯現,數智化、綠色化的高科技服務應用場景持續拓展,疊加服貿會、消博會、數貿會等系列開放平臺功能,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當前,我國服務貿易整體呈現量增質優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我國服務貿易繼續快速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42301.8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出口17325億元,增長12.4%,顯著超過同期貨物貿易增幅。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617.9億元,增長4.7%,知識產權使用費、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出口增長較快,增幅分別達到15.7%、16.3%。“中國服務”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服務貿易數字化、科技化、高附加值化趨勢明顯,對促進我國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起到重要作用。
也要看到,與貨物貿易相比,我國服務貿易存在逆差,服務供給質量有待改進,對接國際先進服務貿易規則水平亟待提升,服務業開放程度仍顯不足,生產性服務投入對外國公司依賴較大,高技術領域服務貿易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中國服務”國際知名品牌較少,服務貿易國際話語權不足。因此,要深入推進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推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
積極培育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經營主體。推動不同類型服務企業協同發展的服務貿易產業生態,形成服務業產業分工鏈條,搭建完善的服務營銷網絡和供給體系,提升服務貿易企業對海外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積極對接海外業務。支持服務貿易企業在充分競爭基礎上實現重組和并購,擴大資產規模和業務規模,培育一批實力雄厚、創新力強、資源整合水平高、業務網絡發達的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大力推進服務貿易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水平,增加創新投入,加快技術研發和業務流程創新步伐,提高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重點打造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對接國際高標準服務貿易和服務業開放規則,打造有利于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服務業“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務貿易管理的數智化應用水平,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切實打造親商安商扶商的服務業開放和服務貿易發展環境。積極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體制機制創新功能,積極探索先行先試經驗,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并逐步推廣到全國,縮小區域間制度差異,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推進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國際合作。進一步辦好服貿會、數貿會、消博會等國際交流平臺,精心設置主題,全面展示現代技術發展和服務經濟時代的重要成果,通過舉辦系列高水平活動,廣泛吸引國內外經營主體,提供精細化服務,精準對接供需雙方。鼓勵企業參與新模式新業態,促進服務貿易和服務業轉型升級。在“一帶一路”、金磚合作、上合合作、中阿合作、中非合作框架下構建服務貿易平臺,鼓勵服務企業“走出去”,形成以我為主的服務業全球價值鏈格局。鼓勵行業協會積極參與和主導服務貿易規則制定,帶領企業積極維護自身權益,展現中國訴求,提升中國話語權。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