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山陽縣南寬坪鎮地處秦嶺南麓,多年平均氣溫13.8℃-17.1℃,春夏長、秋冬短,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適宜核桃、油菜、芝麻、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生長。
進入九月,南寬坪鎮田間地頭的芝麻已進入成熟期,綠色的芝麻稈點綴著白色的花兒向遠處延伸,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一片豐收的氣息。當地芝麻籽粒飽滿、皮薄肉厚、氣味清香、出油率高。
黨建引領發展當地特色產業
“無風香三里,有風十里香。”這句俗語用來形容南寬坪鎮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的小磨香油尤為貼切。走進工廠,一股濃郁的芝麻香氣撲鼻而來。生產車間內干凈整潔,壓榨聲此起彼伏,灌裝線高速運轉。芝麻經過篩選、淘洗、炒籽、磨漿、搖油、沉淀、灌裝等工序,變成了一瓶瓶優質小磨香油。
寬坪街社區香油產業有100多年歷史了,過去村里每天都有群眾騎著自行車,帶著油桶,在鎮上私人油作坊花錢壓榨香油。2023年年底,南寬坪鎮出于壯大村集體經濟和服務群眾的目的,按照“支部引領、黨員帶頭、農戶參與”的發展思路,立足獨特的資源優勢,堅持因地制宜,緊緊圍繞“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發展思路,做大傳統產業,做實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聚合力,產業興旺促振興”的發展新路子。
“2023年11月份,寬坪街社區共籌措資金100多萬元,利用村委會門前一處空地,建設了一座現代化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從今年1月份正式開始投入生產,現有加工芝麻、菜籽、核桃、花生等多條食用油生產線,一年四季不愁沒原料。目前,廠里有16臺總裝機90千瓦時的榨油設備,預計每年能給村集體增加收入15萬元以上。”寬坪街社區黨支部書記施定寶介紹。
“加工廠可日產食用油達3000斤,近日芝麻豐收季,每天可以加工芝麻2000-2500斤,可以生產香油1000斤。”寬坪街社區干部王琳說。
據介紹,寬坪街社區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把石磨香油傳統生產工藝和現代生產工藝相結合,芝麻經過選料、清洗、炒制、研磨、制漿、震蕩、沉淀、水浸,把香油提煉出來進行灌裝,大大提升了香油的品質,其醇厚的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
產業發展 灌滿油瓶子 撐起錢袋子
為了實現“源味油坊”小磨香油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024年3月份,寬坪街社區共吸收5位黨員干部、1個組集體入股,參與寬坪街社區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年底分紅。
另外,社區為了拓寬小磨香油加工廠產品銷售渠道,還創辦了帶貨直播間,借助網絡擴大營銷面,增加收益,力求立足本村、面向全鎮、輻射全縣,逐步擴大產品影響力。
據了解,寬坪街社區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首批生產的菜籽油、芝麻油、核桃油,產品已銷售一空,市場反響好。
寬坪街社區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不僅榨出了“希望”的食用油,也為村集體經濟產業注入了新的“動能”。為鼓勵群眾種植油料,村集體免費為群眾發放油料種子,提供免費榨油服務,高價回收群眾油料,并且結合“村集體經濟+電商”的方式,灌滿油瓶子,撐起錢袋子。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我們將依托寬坪街社區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摒棄過去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經營,使原本只有在鄉村集市上加工、銷售的香油,慢慢地走向更大市場,促進農民增收,為新形勢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開辟一條新路徑。”寬坪街社區黨支部書記施定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