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安康訊 9月14日上午,在安康市舉行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突破年系列發布會(第四場)上,安康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就打造優質化、法治化、便捷化營商環境的舉措和成效進行了介紹。
堅持黨委主抓,打造更放心的“優質化營商環境”。一是“一把手”高位推動,市公安局始終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立以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廣東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深化“民意警務”《工作方案》和深化“三個年”活動《行動方案》,將嚴打涉企犯罪、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等30項具體任務逐一落實到各級領導、各警種部門,形成“一盤棋”工作格局。二是“面對面”問需于企,市縣公安機關班子成員以“四下基層”活動為抓手,明察暗訪基層一線及重點場所230個,發現整改問題18個,下發工作專刊16期、督導通報4期。組織“向企業群眾匯報”“警企座談會”等活動360場次,征集并落實問題建議87條,著力推動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行動落地見效。三是“一對一”精準服務,持續完善重點項目“警長制”三級服務保障體系,細化《推進措施清單》,明確22個警種部門具體責任,細化77項服務保障具體措施,壓實市縣鎮529名三級警長責任,對84家“五上”企業和重點項目逐一落實包聯機制,建立駐企警務室、警企聯系點975個,幫辦代辦政務服務事項355件次,推動服務保障措施落實到“最后一厘米”。
聚力權益保障,打造更安心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以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等專項行動為抓手,建立落實涉企案件“接案快處、辦案快偵、損失快追”“三快”機制,依法嚴厲打擊擾亂企業生產經營、侵犯經營主體人身財產安全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共辦理各類涉企案件56起,為企業追贓挽損1300余萬元。特別是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方面,今年先后為全市企業止付挽損22筆853.2萬元,其中分別為白河、平利、恒口相關企業單筆止付挽損292萬元、99.5萬元、98.6萬元,有效避免企業受損,受到企業一致好評。二是依法維護公平竟爭秩序,把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擺在突出位置,深入開展“昆侖2024”專項行動,共偵破案件64起,同比上升15%。持續加大對合同詐騙、挪用資金、職務侵占、串通投標、非法經營、商業賄賂等涉企經濟犯罪打擊力度,共偵破案件17起,同比上升21%。三是凈化企業周邊治安環境,大力實施“預防警務”“楓橋警務”,扎實開展派出所提檔升級“百千工程”,做實管控治安要素、防發案、防事端、防治安事故等“一管三防”,在工業園區、建筑工地等重點部位設置必巡路線,指導企業組建紅袖章、護企隊、義警等群防隊伍356個,加強法律法規、安全防范宣傳,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糾紛469起,指導重點項目企業全面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檢查行動1836家次,整治風險隱患307個,嚴防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不穩定事端,持續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康、法治安康、幸福安康。
突出便民利企,打造更舒心的“便捷化營商環境”。一是健全政務服務體系,探索打造線下一窗辦、線上一網辦、異地跨省辦、一件事一次辦“四個一”公安政務服務體系,市縣公安機關在本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置綜合窗口18個,同步在基層派出所設置“綜合窗口”40個,公安“綜窗”進駐政務大廳率達100%,市本級部門融合數、辦理事項數、窗口設置數三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二是擴大政務服務供給,創新開展公安政務服務進重點項目企業、進社區村組、進便民服務中心“三進”活動,探索將25項高頻交管業務下放至派出所辦理,推動交管、戶政104個服務事項在派出所實現“一窗通辦”,方便群眾只進一扇門、只跑一個窗、辦成多件事。三是提升政務服務品質,創新推進“辦不成事反映解決五辦機制”,組建“辦成事”專家團110余人,共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5件。全面開通“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三項制度”、戶口遷移和開具戶籍類證明“跨省通辦”,全面啟動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共辦理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首次申領2890張,辦理“跨省通辦”戶口業務3548件次。在全市公安交警車管部門增設23臺自助體檢機,開通網上車管所服務項目41個,辦理各類網上交管業務61.2萬余件次。
負責人最后表示,安康市公安局將緊扣省市“三個年”活動安排,圍繞加快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等發展戰略,大力實施“民意警務”,升級打造服務保障發展現代體系,提升公安機關護航發展能力,全力提供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服務保障,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公平正義、服務一流的發展環境,為打造“營商環境最安康”金字招牌貢獻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