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7日公布新一屆歐委會提名人選名單,法國現任外交部長塞茹爾內被提名為負責產業戰略等事務的歐委會執行副主席。此前一天,歐委會負責內部市場的委員、法國人布雷東宣布辭職,并指責馮德萊恩威逼利誘法方“換人”。對于這筆“交易”,法國國內有不少意見。
“法國哀悼其在新歐盟委員會中的影響力喪失”,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17日報道稱,5名法國官員哀嘆,新的人事任命充分說明,法國在歐盟的影響力下降,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歐洲舞臺上的影響力已今非昔比。一名不具名的法國官員說:“真正的問題在于,我們沒能確保獲得一個重要職位的承諾。”
報道稱,雖然塞茹爾內被提名為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從頭銜上看是小小的勝利,但其直接控制的“資源”不如布雷東,布雷東直接控制著3個總局部門,塞茹爾內只直接控制一個。一名法國官員表示,塞茹爾內的角色更像是首席協調員,而不是歐委會的重要人物。
法國《費加羅報》稱,塞茹爾內的職責廣泛且重要,尤其是在推動歐洲工業基礎和全球競爭力方面。然而,他沒有掌控防務或數字領域的職權,還需要與葡萄牙委員合作,拉脫維亞委員則監督成員國公共財政。雖然從理論上說,塞茹爾內的職責比布雷東更廣,但他掌管的總局數量少于布雷東。報道稱,馬克龍的支持者和愛麗舍宮不斷稱贊塞茹爾內未來在歐盟委員會中的職位,“不要讓人說法國未能獲得一個與其在歐洲的地位以及馬克龍對歐盟的雄心相匹配的職位,不要讓人認為巴黎在失去影響力,而柏林則在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委員會中占據主導地位。”
法國《回聲報》稱,一位熟悉政界的知情人士擔心“法國將因此面臨雙重削弱”,“馮德萊恩拒絕法國提名的人選(布雷東),而總統卻用一個弱勢人物替代,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
“政治新聞網”稱,造成這一結果的部分原因是馬克龍在6月份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慘敗給極右翼,自身地位被削弱。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一位法國外交官聲稱獲得了勝利。“有人說我們輸了,我說我們贏了,”他說,“是的,我們(掌控)的總局少了,但我們有了執行副主席身份。我們把提升競爭力的工具聚集在一個地方。”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