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榆林訊(記者 畢華章)為期兩天的第十八屆榆林國際煤博會順利閉幕。
本屆榆林國際煤博會突出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布展思路,設置了高端能化、智能數字、大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綜合形象、國際展區等6大展區,同時,以國家館形式設立了韓國館和印尼館。本屆博覽會總展覽展示面積達8.5萬平方米,較2023年增加了2.5萬平方米。
煤博會上能源領域重點企業及相關機構云集。國能、中煤、華能、大唐、陜煤、延長石油、上海創力、遠景能源、鄭煤機等80多家國內大型企業,中國礦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煤科工上海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美國泰克國際、德國弗蘭德、西班牙普利茅斯、意大利普睿司曼、瑞典梅爾伯格、英國艾德科技等7個國家30多家國際企業,共有858家企業和單位參展,較2023年增加了102家。
初步統計,本次展會參展觀展人數將突破10萬人次,僅開幕式當天達到5萬人次,展覽展示面積、參展企業數量和參展人數均創歷年新高,辦出了特色、價值、創新。
本屆榆林國際煤博會致力于搭建政府、行業組織、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多主體對話交流平臺,圍繞高端能化、綠色轉型、雙碳發展、生態修復等內容,舉辦了大會開幕式和7個專項活動。
上述專項活動分別是2024國際雙碳產業創新發展交流活動、礦山生態修復交流活動、綠色金融與能源發展交流活動、西北煤炭石油骨干流通走廊企業戰略合作交流大會、陜西省政府國際高級經濟顧問單位榆林行活動、榆林羊絨產業發展大會暨2024中國榆林羊絨毛服飾設計大賽總決賽頒獎禮、榆林市能化裝備制造產業鏈精準對接會暨項目簽約儀式。
這些活動從多視角、全方位對能源革命的主要思路、煤化工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和解讀,從能源經濟、能源裝備制造業、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多個方面,為榆林乃至全國能源化工產業和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探索新思路、新路徑,有效提升了榆林國際煤博會的專業化水平和影響力。
本屆煤博會期間,共簽約項目26個,其中合同項目13個,協議項目13個,引資額278.76億元。800多家參展企業與各縣市區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對接,各類大型礦山機械設備和智能制造設備,現場采購交易額達9.6億元。
同時,展會有效帶動了榆林市住宿、餐飲、航空、鐵路、公路、通信、物流等多個領域發展。會議期間,每天舉辦“榆林特色文化展演”,活躍現場氛圍,充分展示榆林獨特的文化資源;“榆林美食節”精選21家“老字號”和 27 家首屆“名小吃”大賽獲獎企業參展,推廣榆林特色美食,打響榆林餐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