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在日本人口最稀少地區運營的銀行,正在做著一件可能對全球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情(如果其同行也這么做的話):其計劃在日本利率上升之際大規模重返日本債市。
與許多競爭對手一樣,山陰合同銀行近年來購買了大量美國國債,以獲得比日本政府債券高得多的回報,但在美聯儲于2022年開始大幅加息之后,該銀行遭受了損失。當基準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徘徊在零左右時,顯然不會有哪家銀行會想要購買太多日本政府債券,然而隨著最近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攀升至1%以上,這正使得這些債券重新具有了吸引力。
山陰合同銀行行長Toru Yamasak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日本國債即將成為我們的支柱?!?/strong>
他表示:“如果我們能夠購買日本國債,那么對于我們這樣的區域性銀行來說,顯然會比購買外債要好得多。”
他補充稱,該銀行曾經持有過價值多達1萬億日元(約合70億美元)的日本國內債券,但現在相關持有量還不到這個數字的一半。
根據從4月份開始實施的三年經營計劃,山陰合同銀行正尋求在2027年3月之前,將其證券持有量重新調整至2萬億日元。由于近年來該公司虧本出售美國國債和其他債券,其投資證券投資組合自2021年以來已縮水了20%,截至3月份約為1.6萬億日元。
(山陰合同銀行投資組合分布)
Yamasaki表示,由于日本國債收益率仍在上升,該行尚未“全力”購買日本國債,但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
他指出,“如果我們太在意確切的時機,就會錯過購買機會。只要我們的日元融資狀況良好,我們就不會那么擔心日本國債的賬面損失?!?/p>
山陰合同銀行位于日本西部的島根縣,這也是日本人口第二少的縣。該行目前是越來越多試圖聘請專家加強證券投資組合管理的日本區域性銀行之一。不過,要想在距離東京約600公里的偏遠地區吸引到市場資深人士,顯然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在其市場團隊的14名前臺員工中,有兩名是從其他銀行聘用的,但這兩人其實都來自本地。Yamasaki在該銀行總部接受采訪時稱,“如果我們在東京,招聘起來會容易得多。從東京出發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航班飛行時間,然后再驅車45分鐘才能到達島根縣?!?/p>
全球市場的“龍卷風”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央行結束超寬松貨幣政策并在今年兩次加息之后,全球投資者近來一直在密切關注,日本國內銀行和金融機構是否會購買更多日本證券,并減少在海外市場上的存在。
日本銀行業的動向有充分的理由引起外界關注:根據日本銀行家協會的數據,從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等大型銀行到山陰合同銀行等小型區域性銀行,日本銀行業管理的證券投資組合總價值高達1.9萬億美元。
這甚至超過了澳大利亞的全年GDP。
而在山陰合同銀行明確表態即將重返日本債市之前,一些日本大型銀行其實便已蠢蠢欲動。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本月早些時候就曾表示,當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1.2%時,其將考慮將其4880億美元的證券投資組合更多地轉移到日債上,因為該公司預計日本央行將繼續加息。
三菱日聯金融市場業務主管Hiroyuki Seki在當時指出,當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隔夜指數掉期達到1.2%這一水平時,這家日本最大銀行將考慮“全面投資”國內主權債券,該銀行可能會將5萬億至10萬億日元(350億至700億美元)從央行儲備中轉移到債券市場。
三菱日聯金融預計,由于通脹抬頭,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將在政策正常化方面取得穩步進展,下一次加息最早可能在今年進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日本金融機構加大對日本國債的資金,來自于本土的現金儲備,那么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尚還可控,但如果更多來自于海外投資的回流,則無疑可能引發一場全球資金流向的大逆轉。
根據一項媒體調查,全球最大養老基金之一——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接下來可能會加大對日本國內股票的購買力度,并減少對外國債券的投資。一些人還懷疑,日本政府可能希望GPIF購買更多日債。
美國財政部上月公布的2024年7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日本7月的美國國債持有量已從前一個月的1.1177萬億美元降至了1.1157萬億美元,環比減少了20億美元,總持倉已連續第二個月創去年10月以來新低。
(來源: 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