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寬闊筆直的富昌大道一路北上,高樓漸入眼簾,一城美景如畫。
遠望“兩河”濕地公園,水光瀲滟,鷺鳥翔集;漫步城市生態廊道,笑語歡歌,悠然愜意;置身街頭綠地綠帶,花團錦簇,滿城芬芳?!俺撬嘁馈⑺G相融”的城市風貌,讓人切身感受到渭南市富平這座西北小城的生態之美、生活之美與生命之美。
依塬河建城,以自然營城。
近年來,富平縣堅持在“綠色宜居花園城市”建設中先行先試,著力厚植生態家底、完善市政功能、鍛造精神之美,建成城區生態綠道22公里,城區綠化覆蓋面積達919.4萬平方米,培育發展高端商業、餐飲消費、研學旅游等產業,加快構建城綠相合、聚人興產的城市形態。
在榮光下奮進、向更高處進發,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宜居花園城市”嶄新畫卷漸次鋪展。
高起點定位 規劃引領城市發展
人民城市為人民,先布棋盤再落子。
富平縣按照“融入西安、富閻同城、城鄉一體、產城融合”思路,聚焦“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目標,聘請清華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等10多家國內知名設計單位,先后編制了《富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富平縣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綠地系統、停車、環衛設施等20多個專項規劃,從各個空間維度深化城市與自然的關系,形成了層次分明、相容互補、科學超前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區別于傳統的“攤大餅”式布局,富平縣在明確主城區建設定位的基礎上,沿東南西北不同方位,分別布局富閻產業合作園區、商貿服務和荊山休閑旅游區、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區和特色農產品加工區、文化旅游產業聚集區等4大城市板塊,板塊之間以石川河國家濕地公園、溫泉河濕地公園兩大生態廊道相連,形成“擁綠親水”組團嵌入式發展。
“每個城市板塊內部進一步劃分若干功能區、示范區,配套建立轉型升級動態管理機制,形成城市多級空間結構。”富平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段華強介紹,通過多級空間體系相互支撐、相互發展,不僅把好塬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還有效提升了城市服務功能、促進了城市健康發展。
近看石川河國家濕地公園,碧波蕩漾,水草豐茂。曾經,這里還只是城區南延的一處“荒灘溝”,時常斷流干涸。
規劃之初,設計團隊充分考慮良好生態蘊含著的經濟社會價值,結合實際提出疏浚、固岸、綠化、補水等修復方案。
如今,石川河河道沿線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河道斷面水質由劣Ⅴ類提升到歷史最好水平優Ⅱ類,沿河20多萬名群眾從中直接受益。濱河景觀公園已成為老百姓休閑娛樂的幸福園,年均舉辦文體活動30余場,惠及群眾百萬人次。
不僅是石川河,富平縣還拿出一定比例的建設用地指標,推進城市公園、街頭綠地等規劃建設,打造園中現城、城園相融的城市風貌。
“城,所以盛民也?!币蛔?,不僅有鋼筋水泥,還有風吹雨落、花開鳥鳴、家園棲居。
“‘綠色宜居花園城市’的規劃建設不僅要考慮街道多寬、綠地多大,更要考慮人如何舒適地工作生活、城市發展如何與自然風光相融共生。”段華強說。
高標準建設 不斷完善城市功能
打開旅行博主“是青木啊”走遍陜西第十七站——富平的微信短視頻,有評論說“才一年多沒回去,家鄉變化太大了”,還有評論“離開家鄉后,感覺富平讓我高攀不起了”……
眾人贊嘆的背后,是富平城市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的不懈奮斗。
近年來,富平縣累計完成投資20億余元,新建和改造城區主干街路60余條,城區道路總里程達130公里,形成“五縱五橫一綠環”的路網格局;高標準實施市政道路、公園廣場、沿街樓體、高速出口等亮化工程,形成點、線、面相互輝映的城市夜景照明體系;敷設熱力(供氣)管網370公里,新改建城中村、城郊村等衛生廁所3070座,建成停車場20座、新增城市停車位2400個,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建成溫泉河濕地公園等9大公園,先后栽植花草203萬余株、灌木38萬余株、喬木3000余棵,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9平方米,塑造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宜居城區。
骨架路網快速拓展、產業發展不斷壯大、市政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環境不斷優化,路寬了、城綠了、人樂了,一座綠色、生態、和諧的現代化城市加速發展。
良好生態不僅扮靚了城市顏值、做實了民生里子,還吸引了一大批企業來富投資興業,一大批富平籍人士返鄉置業,一大批優秀人才留富發展。據統計,高新區、莊里工業園區、富閻產業合作園區累計落戶企業171家,202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45億元,帶動就業17440人。
“從沒見過一個城市,能花這么大的心思打造這樣舒適、宜人、便利的生產環境?!北毙陆ú模兾鳎┯邢薰靖笨偨浝砘輺|朋說,得益于縣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公司生產制造的紙面石膏板、輕鋼龍骨等新型建材出了廠房就是柏油馬路,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城市建設猶如一件藝術品,必須精雕細琢,才能彰顯魅力。
“三月一小變,半年一大變,一年換新顏。”富平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副書記張軍說,這不僅僅是眾多富平人的共同感受,也讓諸多企業、游客有著相同的體驗。
高效能管理 持續提升城市品位
走進溫泉河濕地公園,除了一步一景、一眼一景的生態風光,每棵喬木根部直徑大約1米、緊隨季節不斷變化的環形土堰尤為搶眼。
“真的被咱們城市管理的精細程度感染到了?!庇旰蠼洺磉@里跑步健身的市民賀會民說,前一天每個土堰里面還積滿了水,后一天土堰低處便開挖了引流口,緊接著就會看到土堰內部土壤翻新的痕跡;隨著雨水減少,環形土堰又會重新“愈合”,輔以噴灌等措施涵養水源。
“旱季壘土保水,雨天掘口放流,平時疏土培肥、及時灌溉。”溫泉河濕地公園有關負責人說,他們會根據天氣情況采取相應管理養護措施,最大限度護綠保水。
這是富平縣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個縮影。自古就有“關中名邑”美譽的富平,近年來按照“環境立縣、品質至上、細節為王”的管理理念、“一塵不染、錦上添花”的工作原則和“強管理、塑顏值、展風采”的管護要求,下大力氣保護境內山川塬河,牢牢抓好城市環境治理、市政設施管護、城區綠化提升等工作,讓城市顏值再刷新高、最美縣城漸入佳境。
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62,城區綠化覆蓋率44.85%,城區道路清掃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先后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省級森林城市、全省縣城建設示范縣、全省垃圾分類試點縣……這是富平縣近些年交出的“城市建設成績單”。
賀會民在富平生活工作了幾十年,他用一句話描述對這座城市的感情:“在這里生活,不僅能感受最暢快的呼吸,還能享受最便捷的服務,精致小城的蝶變換新讓我們幸福感滿滿?!?/p>
在打造“綠色宜居花園城市”過程中,富平縣突出“一街一景、一街一園、見縫插綠、四季分明”,推動“盆景”為“風景”,變“風景”為“錢景”,讓晨練的老人、撒歡兒的孩童,都能隨時暢享家門口的詩意生活,讓良好環境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普遍形態。
“綠色城市”是基礎,“宜居城市”是目標,“花園城市”是更高層次的美化與提升?!叭嫱七M‘綠色宜居花園城市’建設是一項全方位、全周期的系統工程,我們將持續在觀念帶動、要素驅動、點面互動、文旅融合上下功夫,推動‘綠量’向‘綠質’轉變、‘指標’向‘人本’轉變、‘建設’向‘共治’轉變,確保‘未來之城’經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备黄娇h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于磊說。(來源:渭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