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資本補充需求上升,再度掀起發債熱潮。9月25日,中國人壽披露2024 年資本補充債券(債券通)發行情況公告,公司于2024年9月24日成功發行了350億元資本補充債券,票面利率為2.15%。
中國人壽此次發行的資本補充債,不僅刷新了年內保險公司單筆發行的最高規模紀錄,還創下年內保險公司債券發行的最低票面利率紀錄。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25日,年內已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平安產險等8家保險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或永續債,合計發債規模近800億元。
險企發債的票面利率呈現下降趨勢。據統計,上述8家險企今年發債的平均票面利率已跌破2.5%關口。新華保險、平安產險這兩家險企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也較低,為2.27%。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云稱,隨著“償二代二期”工程的深入實施,加上股票市場波動引發的投資收益下降,使得保險業對資本的需求愈發迫切。但險企的融資渠道相對有限,內源性融資受限于盈利分配和增長瓶頸,而外源性融資中,近年來因險企股權吸引力下降,股權融資頻繁遇冷,因此債務融資成為重要途徑。
業內人士指出,債券融資具有成本相對較低、操作靈活等優點,而增資則能夠直接增強公司的資本實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兩者各有千秋,保險公司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和市場環境,選擇最適合的資本補充策略。
險企發債升溫,國壽發債創兩項紀錄
保險業發債熱情不減。中國人壽公告,公司于9月24成功發行規模350億元的資本補充債券,起息日為9月26日,票面利率為2.15%。債券期限為1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在第5年末附有條件的發行人贖回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壽此次發行的資本補充債券,不僅刷新了年內保險公司單筆發行規模之最,同時票面利率也創今年新低。
中國人壽此前表示,本次債券募集資金將依據適用法律和監管部門的批準用于補充發行人附屬一級資本,提高發行人償付能力,為發行人業務的良性發展創造條件,支持業務持續穩健發展。
實際上,資本補充債券作為程序簡單、效率高的資本補充工具,向來受到保險機構的青睞。
9月19日,中銀三星人壽也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18億元資本補充債券,主要用于提升償付能力和支持業務持續穩健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中國人壽、利安人壽、新華保險、平安產險、太保壽險、中英人壽、泰康人壽、中銀三星人壽等在內的8家保險公司通過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或永續債券的方式進行資本補充,累計發債規模近800億元。
其中,太保壽險、泰康人壽、中英人壽發行了規模分別為80億元、90億元、30億元的永續債,而其他保險機構發行的均為資本補充債券。
楊澤云表示,資本補充債券主要增加保險公司的附屬一級資本,有益于提高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但不涉及核心資本補充。而永續債則能補充核心二級資本和附屬資本,可同時提升保險公司的核心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
“永續債由于其無固定期限、可吸收損失的特點,投資者需承擔更高的風險,同時要求更高的收益回報,導致相同條件下其利率通常高于資本補充債。保險公司在發行債券時需要考慮這一成本差異。”楊澤云表示。
資本補充債平均票面利率跌破2.5%,利安人壽最高
在資本補充的多元化策略中,發行債券是當下險企融資的重要方式。
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共批復12家險企增加注冊資本,合計增資規模近148億元,但股權融資的規模遠不及債券融資。
某頭部險企精算師稱,債券融資之所以受到險企青睞,主要歸因于其多方面的優勢。首先,債券融資的利息支出可稅前扣除,有效降低了融資成本,而股權融資則需稅后支付股利,資金成本相對較高。其次,債券融資不稀釋現有股東的控制權,保持了公司治理結構的穩定。此外,隨著監管對險企股東資質和資金來源審查的加強,股權融資的難度增加,而債券融資則以其發行程序簡便、融資速度快的特點,成為險企快速補充資本的重要渠道。
隨著市場利率的持續下行,險企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在下降,進一步降低了險企融資成本。據統計,上述8家險企今年發債的平均票面利率已經跌破2.5%大。其中,緊隨中國人壽之后,新華保險、平安產險發債的票面利率也較低,為2.27%;利安人壽今年5月發行資本補充債的票面利率為2.78%,在8家險企中最高。
梳理發現,近年險企資本補充債券的票面利率經歷了從高位回落的變化。2015年,保險行業資本補充債的平均票面利率尚維持在5%左右的高位,而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滑落至約3.6%。2024年以來,平均票面利率已跌破2.5%。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面對經濟增長壓力,各國央行紛紛采取降息措施,導致市場無風險利率水平整體下行。在這樣的背景下,險企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的下降成為必然趨勢。
“債券票面利率下降,有助于企業通過債券融資增加企業的財務杠桿,即企業利用負債來放大經營成果的效果。”上述險企精算人員表示,在債券融資中,企業只需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而剩余的經營成果則歸股東所有。如果企業的投資收益水平高于債券利率,會形成正的利益差,那么負債經營將增加企業的稅后利潤。
(來源: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