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至2021年期間,日本進入慢性通縮,產業企業參與商品期貨市場進行套保的比例相對較低。新冠疫情暴發后,日本經歷了一輪輸入型通脹,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上漲。沒有提前買入原材料或者進行價格對沖,一些企業就很難在競爭中存活下來。日本商品市場開始迎來拐點。
據岡地期貨國際法人部課長黃興邦介紹,近年來,美日利差和匯率波動推動貴金屬交易量激增。在日本貴金屬和橡膠期貨市場,國際投資者的交易量和持倉量都很高,尤其是貴金屬期貨,國際投資者參與比例超過50%。此外,電力作為影響較大的期貨品種之一,也受到極大的關注。
市場需求增加 日本電力期貨發展迅速
“目前,日本商品市場熱度最高的就是電力期貨。”黃興邦告訴調研組,日本的電力期貨市場雖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非常迅猛,產業參與套保的積極性很高。
在岡地期貨董事大木太朗看來,日本電力期貨的發展,也反映出產業從價格管控向市場化發展的過程。據介紹,日本電力行業原先為國營產業。2000年,日本開始實行電力市場改革,推動電力零售價格的市場化。大型電力公司將電力資源分銷給零售商,零售商再對接終端客戶,從而形成產業鏈。2016年,日本電力市場價格全面放開。隨著燃料成本上升,日本電價出現上漲,電力機構的對沖需求增加。
2019年9月,日本交易所集團(JPX)上市電力期貨。隨后,2020年末至2021年初,日本全國范圍內出現電力供應緊張。“當時,電力價格波動加快、波幅較大,給電力零售企業以及部分用戶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大家再次深刻認識到期貨對沖的重要性。”大木太朗說。
進入2022年,受俄烏沖突影響,天然氣、石油、煤炭等價格暴漲。日本的發電燃料主要是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因此,電力價格的漲幅也很大。自2009年實行價格聯動制度以來,日本十大電力公司的電價2022年首次全部達到定價的上限。
2023年,日本政府允許7家主要電力公司提高電價。為了緩解電價上漲帶來的經營壓力,當時日本部分地鐵和電車的照明設備僅有一半亮著,不少公司都采取了節電措施。
在此背景下,近幾年日本電力行業從上游的大型發電廠到中游大量的新電力公司,套期保值的需求都很大,電力期貨市場發展迅速,交易額穩步增加。日本不少交易機構和一些境外機構也積極參與其中。
從數據來看,2023年,日本期貨市場交易(除了遠期交割交易)的電量約為180億千瓦時,較上一年增長了2倍多。“即便如此,電力期貨交易規模仍不到現貨市場的一成。”大木太朗表示,在德國,電力期貨交易量是現貨的6倍。
“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的電力期貨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黃興邦補充說,一些大型國際投資公司和電力交易公司正在通過收購日本本地公司或在日本設立本地法人等方式,積極參與這一市場。
現階段,再生能源在全球的發展激發了各方對電力期貨的需求。但再生能源的應用受到天氣等因素的影響較大,電力期貨成為對沖這些不確定因素影響的重要工具。對尚未發展電力期貨的國家而言,日本電力市場的發展經驗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采取多種措施 促進市場參與者多元化
當前JPX市場不同品種的投資者結構存在較大差異。大阪交易所衍生品市場銷售部課長矢頭憲介告訴調研組,市場中外國投資者交易量占比在70%以上。在一些專業化、產業化程度較高的產品上,機構投資者交易量占比較大。例如,金融產品中,政府債券(JGB)的市場交易者以專業投資機構為主,個人投資者很少參與;商品類產品中,電力期貨、橡膠期貨的交易者大多為產業主體。
但個人投資者依然是日本期貨市場的重要參與群體。從交易數據來看,在交易量最大的日經225迷你期貨中,中小投資者交易量約占總交易量的20%。面向個人的小額產品日經微型期貨,個人交易占比更大,約為30%。商品方面,在黃金期貨交易中,個人交易量約占20%—30%,產業客戶也在積極參與交易。
近幾年,JPX一直在努力采取“擴大指數期貨和期權相關的小額品種交易”“提高個人投資者的便利性”“擴大全球投資者的參與”“實行假日交易”等措施,促進市場參與者多元化。“擁有包括國內外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各種投資者,才能更好地推動市場穩定運行。”矢頭憲介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一些金融機構十分重視投教工作,投教活動呈現全民化、年輕化特點。日本央行、證券和期貨交易所及一些大型金融機構都設置了開放區域,公眾可以預約參觀。調研組注意到,在JPX的模擬交易體驗區,不少來訪者是高校學生,還有一些中學生在家長陪同下來交易所參觀、學習。
“日本政府十分支持國民經濟、金融教育。”矢頭憲介表示,現在經濟和金融相關知識已經納入中學生的教育體系,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為了使各地教育均能達到一定的水平,學校教育法還規定了各學校編制教育課程課時的基準。
矢頭憲介認為,日本的“金融知識進校園”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和科學的金錢觀,指導未來的判斷和行動。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