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寶雞訊 近日,一位老人在網上瀏覽貸款信息時下載了一款名為“扶貧貸款”的網絡APP,隨后被對方通過視頻會議軟件深度洗腦,老人對所謂的“扶貧貸款”本息全免信以為真,便申請了30萬元貸款。后對方以資金到賬被銀行凍結為由要求老人將其賬戶存款全部取現存入對方提供的安全賬戶,老人前往縣功街道郵儲銀行轉款時,被銀行工作人員發現異常,遂向公安機關反映。寶雞市公安局陳倉分局縣功派出所民警及時趕往銀行進行勸阻,揭露騙局,為老人避免了9萬元經濟損失。
9月27日下午,寶雞市公安局陳倉分局縣功派出所接到轄區郵儲銀行報警,稱一位老人要向外地賬戶進行大額轉賬,不愿說明轉賬原由,疑似遭遇網絡詐騙。民警到達現場時,銀行工作人員正在極力勸阻老人,面對民警,老人不以為然,始終不愿向民警吐露轉款緣由。為了幫老人揭開網絡詐騙迷局,民警將老人接回派出所開展針對性宣教勸阻。民警查看老人手機時,發現手機上安裝了一款名為“扶貧貸款”的可疑APP以及某網絡會議軟件,經查看APP客服人員與老人聊天記錄,明確告知老人遭遇了貸款類網絡詐騙,9萬元現金一旦存入對方賬戶,將有去無回。隨后,民警列舉了同類型網絡詐騙案例,從詐騙類型、詐騙套路和詐騙話術等方面進行深入對比分析,老人終于恍然大悟,認識到自己貪圖所謂本息全免的貸款,被對方洗了腦,差點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老人(宋某,57歲,寶雞市金臺區人)告訴民警,這9萬元中的8萬多是女兒出嫁的彩禮錢,其余的是自己打零工掙下的。自己平時喜歡用手機上網,前段時間偶然看到了貸款廣告鏈接,點擊鏈接后看到這個“扶貧貸款”APP可以提供貸款本金利息全免。面對誘惑,宋某就下載了這款APP,客服詳細給他介紹了APP的好處,聲稱是國家專門為脫貧戶定制的,屬于國家機密,不能泄露給任何人。宋某欣喜不已,就申請了30萬元貸款。后對方以30萬元資金到賬后被銀行凍結為由,要求宋某將其個人賬戶的存款全部取現存入對方提供的安全賬戶,并強調要秘密進行,不能告訴任何人。在詐騙分子的誘導下,老人將自己的9萬元定期存款從銀行全部取出,打算存入對方指定的所謂安全賬戶。
警方提醒,貸款應當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切勿輕信不明來源的網絡貸款信息。當您難以分辨真偽時可以撥打110咨詢,任何以賬戶被凍結,需要將資金存入安全賬戶的要求均為網絡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