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連江粗蘆島的馬尾造船。 包華攝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推出《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系列報道,聚焦福州知名造船企業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馬尾造船”)。那么,馬尾造船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書寫福州“智”造“船”奇的呢?
彎道超車 揚帆“一帶一路”
位于連江粗蘆島的馬尾造船,前身為福建船政,誕生了中國第一艘千噸級蒸汽輪船、第一艘鋼質軍艦、第一架水上飛機等數十個中國乃至亞洲的第一。
眼下,馬尾造船建設正酣、捷報頻傳:全球最大的敞口集裝箱船以及福州首艘汽車滾裝船先后交付;2艘79.8米大型金槍魚圍網船開工;700TEU集裝箱船的塢修項目圓滿完成……
前幾年全球造船業市場低迷。面對壓力和競爭,馬尾造船通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進行彎道超車。
“我們打造全省最大的特種船舶生產基地,致力于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生產各類船舶。”馬尾造船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精耕科考船、敞口集裝箱船、汽車滾裝船、深遠海養殖裝備等各種船舶。
其中,建造的3700TUE集裝箱船“地中海努里亞”輪是全球最大的敞口集裝箱船,也是我國出口國外的高附加值、高技術性能、高難度的超大型敞口集裝箱船。
值得一提的是,84M雙體半潛多用途移動平臺和105米電力推進飽和潛水支持船,分別獲英國倫敦2014年度“OSJ”海工支持船獎和2017年度“OSJ”深海裝備技術創新獎。
綠色低碳 實現福州“智”造
為適應全球航運業的發展需求,馬尾造船還大力推動船舶制造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進程,設計建造汽車滾裝船等高附加值、綠色低碳船型,實現福州“智”造。
前幾個月,福州首艘汽車滾裝船——7500車位雙燃料汽車滾裝船“閩江口”輪順利交付,揚帆出海。
技術人員介紹,該船采用了多項先進綠色環保技術以及紅外感溫成像技術、圖像識別算法、物體監測算法、邊緣計算等多項數字化手段。具體來說,與傳統燃料油汽車船相比,該船可節省約20%的能耗,減少約27%的碳排放、30%的氮氧化物排放、99%的硫化物排放和90%以上PM顆粒物排放。據《人民日報》報道,承運16個品牌、約5000輛車的“閩江口”輪,已成為中國至阿聯酋航線的“明星船”。
深遠海養殖平臺,是馬尾造船制造的另一“明星船”。前不久,“閩投1號”大黃魚“打飛的”的新聞吸引了不少市民關注。
由馬尾造船制造的“閩投1號”,是全國首個半潛式漁旅融合平臺,具有機械化、智能化、可抗風浪等優勢,宛若“海上鋼鐵俠”。截至目前,馬尾造船已建造了4臺深遠海養殖平臺,持續為福州智慧牧場打造新引擎。
2024年是“海上福州”戰略構想提出30周年。當前,福州正加快建設粗蘆島“一區兩基地三高地”——福馬產業合作園先行先試區、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福州國際水產品集散交易基地,以及海工裝備科創高地、海洋生物科創高地、數智漁業科創高地,續寫更多“船”奇和“智”造。
來源:熱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