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圣保羅文化中心影院3日晚在當地首映中國電影《走走停停》,座無虛席的場內不時爆發出陣陣歡笑。北漂失意青年吳迪(胡歌飾演)回到家鄉后與家人朋友在走與停之間的掙扎和思考為巴西觀眾了解中國文化打開了一扇窗。
“電影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新一代的社會現象,一個中國家庭日常生活的幽默和情感讓我深有感觸,比家庭問題更重要的是人作為個體的意義”, 馬西婭·卡里尼走出影院后說。在她看來,電影是一個國家文化的大門,雖然中國距離中國遙遠,但通過電影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隨著《走走停停》的上映,第九屆圣保羅中國電影展就此啟幕。本屆影展由圣保羅州立大學孔子學院首度攜手巴西圣保羅市市政廳和圣保羅文化中心舉辦,以“最近的遠方”為主題,將展映14部中國電影佳作。
中國駐圣保羅總領事余鵬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期待更多巴西的民眾通過屏幕走近中國,期許中巴“以影為媒”,開展更為廣泛、緊密的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
在電影選擇上,策展人石文學介紹,除近兩年的中國國產電影外,還邀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吳天明導演的《人生》,二十一世紀初伍仕賢編導的《獨自等待》,“以便讓巴西觀眾對過往的中國電影以及社會景觀,有更為縱深的認識”。
他表示,巴西觀眾將看到《中國高鐵奇妙之旅》《滋味》《四個春天》等展現當代中國公共及私人生活的紀錄片,也能接觸展現當代家庭、社會生活的《普通男女》《保你平安》《三大隊》等類型電影。此外,《陌路狂刀》《白蛇傳·情》《追月》中也將充裕的武俠、戲曲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展現得淋漓盡致。最具代表性的國產動畫《熊出沒》最新作品《熊出沒·逆轉時空》也將登場。
此外,今年4月巴西擔任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賓國,本次影展亦與北京國際電影節合作,特設“天壇映像”單元,共展映《走走停停》《追月》《回西藏》三部入圍或獲獎影片。
圣保羅州立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保利諾表示,電影是作為巴中兩國之間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現形式。“兩種文化符號就像同一空間中點燃的兩支蠟燭,其中一種文化不會竊取另一種文化的光芒,只會讓光亮充滿整個空間。因此越多的文化交織在一起時只會變得更加豐富,更多的人能夠互相理解,人們變得更加寬容和友好,世界也會變得更加和平“,他說。
作為本次影展的特邀嘉賓,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表示,電影語言是一種世界語言,電影是國家的形象名片,它表現社會發展,也是民間的名片,它表現凡人瑣事。“對文化交流來說,電影是最好的禮物和最好的選擇。”
塞西莉亞·梅洛是圣保羅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的教授,她研究中國電影已經超過15年。本次作為觀影人,她說:“中國電影已經獲得了跨越國界并征服中國以外觀眾的可能性。中國電影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上變得更加國際化,也為兩國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梁。”
圣保羅中國電影展由圣保羅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于2015年啟動,已展映過百余部優秀中國影片。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