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商洛訊 今年以來,商洛市商南縣緊扣“一個目標、四個定位、五項工作、三個到位、六種能力”的總要求,堅持“抓陣地 建隊伍 強機制 創品牌”的工作思路,深入開展“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推動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不斷提質擴面、提檔升級。
抓陣地,夯實文明實踐“根基”
商南縣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堅持“群眾視角”,想方設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一是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資源,打造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健身體育等“五大平臺”,統籌使用,協同運行。二是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資源,在縣級層面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服務基地、黨員培訓基地、黨建教育基地、健身體育實踐基地、科技科普基地、全民衛生健康服務基地、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基地等“八大實踐基地”,商南縣文化藝術中心入選陜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三是整合村級陣地公共資源,持續深化文明實踐示點建設,統籌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道德講堂、愛心超市、“掃黃打非”基層站點等功能部室,實現“一室多用”,融合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志愿服務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構建“中心、所、站”上下貫通的陣地體系。過風樓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入選陜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
建隊伍,織密文明實踐“網絡”
一是規范志愿服務管理。組建20支特色志愿服務隊和235支縣直部門、鎮村志愿者服務隊伍,規范開展志愿者登記注冊、招募培訓、項目運作、項目評估、志愿服務時長記錄、星級評定、激勵褒獎等,形成“黨員示范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文明實踐氛圍。二是發動社會組織參與。把慈善協會、老科協、老干部志愿工作團以及書協、美協、攝影家協會、詩詞楹聯協會、誦讀協會等社會力量動員起來,讓社會團體和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伍,成為八小時之外、雙休日、節假日開展志愿服務的重要力量。三是完善獎勵激勵機制。制定《規范志愿服務及開展網上注冊登記工作的通知》和《商南縣志愿服務嘉許禮遇制度》《志愿服務活動制度》等,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獎勵激勵辦法,堅持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的原則,推動形成“人人爭當志愿者”“有時間就做志愿者”的濃厚氛圍。
強機制,筑牢文明實踐“經脈”
一是健全組織網絡。商南縣建成1個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10個鎮(辦)實踐所、128個村(社區)實踐站三級陣地,組建了302支志愿服務隊,明確了縣、鎮、村和移民小區四級黨組織書記主責主抓工作責任,形成了“縣委統一領導、宣傳部牽頭抓總、部門支持配合、鎮村協調推進、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聯動機制。二是健全工作機制。實行黨組織“一把手”工程,明確縣、鎮、村三級書記掛帥,制定任務清單,定期研究部署,加強協同推進。堅持“一月一主題”,每月初下發工作提示,鎮村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創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月底匯總完成情況,在主流媒體展示活動開展情況,倒逼工作落實。三是健全考核機制。注重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納入鄉村文化振興總體規劃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體系,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范疇,以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工作推進。
創品牌,打造文明實踐“高地”
一是持續深化“講評兌幫踐樂”實踐載體。依托縣鎮村和移民小區四級實踐陣地,突出“講”,每周全縣開展一次“商南大講堂”,鎮村、部門開展業務小講堂、道德講堂、移風易俗宣講等,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宣講活動216期,參與干部群眾9.6萬人次。突出“評”,常態化開展“身邊好人”“十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等評選表彰活動,推出中國好人3人、陜西好人22人、商洛好人111人、省市縣道德模范266人。突出“兌”,將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移風易俗、環境整治納入“道德銀行”積分管理,為正面行為加分、負面行為減分,定期兌換商品。突出“幫”,開展義診312場次、義剪135場次、《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宣講148場次,解決群眾難點問題36件。突出“踐”,開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實踐活動60余場次,受教育群眾7.8萬人。突出“樂”,以自編自演山歌、三句半、順口溜為主,常態化巡回鎮村“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送戲下鄉”191場次。
二是開展文明實踐“六進庭院”活動。以自然村組人居集中的大屋場、產業基地為陣地,20戶一聯建立文明實踐“庭院會”1085個,組織包扶干部、五老人員、鄉賢能人、先進典型等在“庭院會”開展理論政策、好人故事、文明新風、文化演出、五美庭院、便民服務“六進庭院”活動,舉辦新思想誦讀會301期、身邊典型故事會1000余場次,打造“五美庭院”2700戶。
三是開展“示范引領展形象·文明實踐志愿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充分發揮文明單位示范帶頭作用,與幫扶村(社區)結對子,以城帶鄉、城鄉共建,推動文明單位履行社會責任、展示文明形象。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文明實踐活動,深入幫扶村宣傳宣講利民惠民政策、移風易俗知識、先進典型事跡等80余場次,受教育群眾近萬人。開展“文化戲曲潤民心”文明實踐活動,組織單位文體愛好者,發動縣內文藝團體到村(社區)開展各類文藝演出活動43余場次。開展“選樹典型育新風”文明實踐活動,組織開展“好公婆好兒媳”“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評議選樹活動,累計選樹各類典型410余人。開展“小微心愿我來幫”文明實踐活動,組建文明實踐活動志愿服務小分隊,進村入戶,幫助群眾實現“微心愿”12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