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商洛訊 商洛市丹鳳縣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地處秦嶺東段南麓,因縣城襟帶丹江水、枕依鳳冠山而得名。為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地(點)等陣地作用,更好宣傳新思想、宣講新政策、培育新風尚,丹鳳縣結合地域特色和文化稟賦,緊扣“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目標定位,充分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博物館、紅色文化、現代產業園等資源,串點連線,以德育涵育新風,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新起點上縱深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三級聯動筑同心
丹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并全力支持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列入全縣意識形態工作的大盤子來思考、來部署,帶頭夯實“一把手”責任,建立了縣、鎮、村三級書記負責制、中心主任辦公會、聯席會、掛點聯系、結對共建等制度,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
六大平臺貼民心
丹鳳縣整合公共文化資源,積極打造理論宣傳、教育體育、文化服務、科技科普、融媒宣傳和便民服務六大平臺,把文明實踐課堂搬到社區廣場、農家小院、田間地頭,從“一人講”到“大家講”……借助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開展互動式、情景式、體驗式文明實踐活動。目前全縣有12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團隊,基層宣講骨干達到120余人,打造了“文藝宣講”“鄉音宣講”“板凳宣講”等理論宣講品牌5個,各類理論政策宣講受眾超過10萬人次。一場場理論宣講春風化雨,一次次文明實踐活動點亮百姓生活,崇德向善、愛心奉獻,新時代文明新風讓丹鳳處處綻放文明之花。
八大基地暖人心
丹鳳縣依托商洛工委舊址、紅二十五軍舊址以及馬爐黨性教育基地、棣花古鎮等資源,積極培育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技能培訓、黨性教育、文化服務、黨員培訓、體育健身、衛生健康、未成年人校外活動等八大實踐基地,聯合丹鳳縣朝陽愛心志愿者協會、陜西零貳玖公益服務中心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培育新時代好少年”獻愛心及助力鄉村振興少兒公益研學活動,在武關村開展“青春夕陽紅”關愛農村留守老人活動;聯合縣劇團開展“戲曲進鄉村”文明實踐活動;在鐵峪鋪敬老院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文明實踐活動,為老人送上精彩的文藝節目和慰問品。截至目前,采取“宣講+文藝+服務”模式,累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1000余場次。
六大載體聚信心
丹鳳縣通過“講、評、勵、幫、創、惠”六大載體開展經常性、面對面、群眾參與的文明實踐活動。探索推出了“鄉音黨課”“農民夜校”“愛我丹鳳”“干凈丹鳳”等多項文明實踐品牌項目。積極組織開展“道德模范”、各類“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丹鳳程寶存、程建軍父子榮獲“中國好人”年度宣傳人物,并在央視12頻道播出。龍駒寨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被評為陜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青春夕陽紅,關愛空巢老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獲陜西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優秀獎。鹿池社區被評為陜西省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服務社區。蔡川鎮留仙坪紅色教育基地被評為陜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基地。丹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被評為商洛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3686”工作機制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實更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