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寶雞訊 小麥粉、辣椒、食醋、八角、豆腐、蒜薹、黃花菜……提到岐山臊子面,您能想到哪些原料和輔料?和面、醒面、揉面、搟面、切面、爛臊子、熗湯……提到岐山臊子面,您能想到哪些具體制作步驟?
您能想到的所有原料、輔料和制作流程,在這里都能找到標準指南——目前,經寶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由岐山縣面食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起草的《寶雞特色飲食制作規程岐山臊子面》DB6103/T 62-2024(以下統稱規程)市級地方標準正式發布,已于2024年8月30日起施行。
臊子面是流行于岐山地區的傳統面食和著名西府小吃,作為“中國臊子面之鄉”,近年來,岐山縣聚焦本土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實際,將做大“一碗面”經濟列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四大戰略”之一,成功入選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全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鏈典型縣,榮登全國產業興旺示范引領力百強榜,并依托食品產業園實施“一碗面”重點項目28個,培育天緣、美陽等全產業鏈骨干企業38家。
2023年,岐山全縣“一碗面”經濟總產值達到151億元,從業人員9.3萬人,人均年收入4.3萬元,“一碗面”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金飯碗”。面對廣闊市場前景,發布《規程》,用標準化手段把企業、市場串聯起來,帶動企業標準化生產,是擦亮岐山臊子面招牌,引導產業和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據介紹,《規程》編制工作于2024年3月啟動,由岐山縣面食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寶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寶雞市質量技術檢驗檢測中心、岐山縣商務局等起草。經過前期調研、立項、標準起草等程序,先后與相關部門、企業代表座談,聽取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員意見,經過多次修改后通過專家評審,最終正式發布。
“相信在《規程》的指導下,岐山臊子面的發展路會越走越寬。”位于岐山縣食品工業園區內的岐品福食品有限公司全程參與了此次《規程》的起草,談到起草過程,研發中心技術總監吳新興印象深刻,“《規程》為提升岐山臊子面品質和口味復原上提供了參考,對于明確共識、做大岐山臊子面品牌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們企業經營的一個全新機遇。”
下一步,寶雞市岐山縣將以此為契機,規范市場,完善已授權岐山臊子面生產或經營企業商標使用,打造一批規范化精品店,持續提升岐山“一碗面”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標準水平,為“一碗面”產業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