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市民反映,在剛剛過去的假期,因為前排乘客調整座椅靠背問題,讓旅途平添了幾絲不快。近幾年,飛機高鐵上因為座椅靠背的調整問題時常引發糾紛,相關話題頻上熱搜。(10月9日《北京晚報》)
飛機高鐵座椅靠背都能夠在一定幅度內進行調整,之所以這樣設計,主要就是為了讓乘客在乘坐過程中更加舒適一點,但有個弊端,就是前后排的乘客很容易因為座椅靠背調整的問題而引發矛盾和糾紛。
近年來,根據媒體的報道,因為座椅靠背引發乘客之間矛盾和糾紛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些更是從爭吵上升為肢體沖突,最終導致雙方都受到了警方的處罰,同時也給原本的行程添堵。然而,每次因為座椅靠背引發的糾紛被曝光,網友們的意見并不統一,有的網友認為既然座椅是這么設計的,那么前排乘客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后排乘客無權干涉,但是也有網友認為,前排乘客不能為了自己舒適,就擠壓后排乘客的活動空間。
盡管雙方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任由前排乘客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座椅靠背,而完全不顧及后排乘客的感受和訴求,那么矛盾和糾紛就會不斷爆發。所以我們說,不能讓飛機高鐵的座椅靠背淪為前后乘客的“矛盾之源”,因為這既不符合座椅靠背設計的初衷,同時也會引發很多麻煩和困擾,乃至影響到飛機和高鐵的運行安全。
飛機高鐵的座椅靠背設計成可以一定幅度調整,確實是為了乘客的舒適度,但是乘客在調整座椅靠背的時候,也要遵循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合理使用”。這個原則,是乘客行使自身權利的邊界,如果超過了這個邊界,則既為公序良俗所不允許,同時也可能會給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煩。具體而言,座椅靠背的使用不應影響周圍乘客。特殊情況下,前后排乘客還應限縮自己的權利或者擴大他人的行權范圍,比如后排乘客正在桌板上使用電腦,或者前排乘客身體不適需要調節座椅盡量平躺等。即便座椅靠背有調節的功能,前排乘客在放倒座椅前也應禮貌打招呼,征詢后排乘客的意見;如果后排乘客正在使用小桌板,或者座椅放倒角度過大令后排乘客感到了不適,那么前排乘客應做出讓步。
為了減少乘客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航空公司和鐵路部門應當合理引導,例如可以在高鐵、航班上通過廣播等方式,提醒乘客在使用座椅等公共空間時注意相互尊重和理解,倡導文明出行。與此同時,航空公司和鐵路部門在座椅的設計和布局上可以進行更人性化的考量。例如,設置合理的座椅靠背調節角度,既保證乘客能夠有一定的舒適度,又不至于對后排乘客造成過大的影響。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