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股市行情熱情高漲,“理財贖回潮”的大考之下,有銀行開始采取降費率甚至免管理費的措施。另有多家銀行紛紛上架宣傳權益型理財產品,多舉措以留住投資者。
固收產品“0管理費”
在多家銀行相繼“喊?!崩碡斂焖仝H回功能以后,華夏銀行也在官網發布《關于華夏理財固定收益債權型封閉式理財產品338號開展費率優惠的公告》。公告稱,擬對華夏理財固定收益債權型封閉式理財產品338號固定管理費率下調至0元,優惠期間從2024年10月15日(含)起,2024年12月31日(含)止。此產品計劃發行規模下限為5000萬元,此前固定管理費為0.15%/年。
在市場人士看來,雖然今年銀行理財產品降費讓利并不少見,但選擇“0管理費”的銀行理財卻并不常見,此舉或與近期股市出現大漲相關。銀行理財子公司為了避免資金流出,因此加大對理財產品的“攬客”力度,對理財產品的管理費予以讓利。
“主要是前幾日股市情緒太高漲了,目前銀行理財確實遭遇到一定贖回壓力,很多投資者甚至寧愿放棄理財收益也要贖回產品,以方便準備好‘彈藥’?!币晃徊辉妇呙你y行理財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不過他同時透露,8日當天理財贖回的壓力是最大的,因此迫使多家銀行紛紛“喊停”快速贖回功能。但隨著股市行情的回調,這樣的情況在9日當天已有明顯好轉,10日已基本恢復正常,沒再出現“贖回潮”。
不過上述負責人也坦言,雖然近兩日股市行情出現了回調與震蕩,但在他看來,這波牛市行情正在逐漸走穩,基于收益角度考慮,更多渠道的資金投向股市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對此,銀行理財公司也開始有所行動,順應市場,加推含權類產品,加大權益市場投資,并紛紛選擇一些措施以留住投資者。
除了像華夏銀行那樣免管理費的,還有“為應對產品贖回的壓力,目前,一些理財子公司會出一些關于投資者教育的文章,對市場行情解讀及警示,也更多強調對投資人的長期陪伴以留住客戶。”某銀行理財公司投資經理稱。
權益類理財占比仍較低
記者注意到,近期,平安理財、招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的公眾號紛紛發布對于近期債市調整、A股市場行情的解讀,以及上架宣傳含權益類理財,即銀行理財也“入市”。
值得一提的是,從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投資方向上看,權益類資產占比仍然較低。具體來看,銀行理財入市可以通過兩個渠道,一是直接投資股票,二是配置公募基金。
據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數據,銀行理財目前持有的權益類資產和公募基金約1.94萬億元。近幾年銀行理財配置的權益類資產占比約3%左右,呈下降趨勢;配置的公募基金占比波動性較大,平均也在3%左右,兩者合計僅占理財產品的6%左右。銀行理財披露的權益類資產不僅包括二級市場股票投資,還包括優先股、股權投資等,目前銀行理財的權益配比則集中在優先股。
捕捉權益市場機會
“展望四季度權益市場,我們依然保持樂觀。”平安理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表示,“三季度以來,國內外的貨幣、財政政策均發生重大變化,美聯儲降息落地、國內相繼出臺多項有力政策,市場流動性有望得到顯著改善,后續我們將緊密跟蹤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經營走勢,精選風格和策略,努力實現含權產品的長期保值增值?!?/p>
同時,他表示,理財公司可以充分發揮多資產多策略的投資優勢,捕捉權益市場機會,打造穩健的含權產品體系,幫助投資者在追求絕對收益、以穩為先的同時,亦可以分享到股市行情帶來的機會收益。
具體來看,平安理財打造了一系列追求絕對收益目標的含權理財產品矩陣,包括轉債系列、紅利系列、量化系列、價值精選、指數止盈、對沖打新、多元策略等。如在轉債系列方面,可轉換債券具有固收和權益的雙重屬性,適合擔心股市風險、但又希望有機會分享一定股市市場收益的投資者;又如紅利主題方面,紅利低波策略能夠篩選出低估值、高股息、高質量企業,其防御性較強、現金流穩健。
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