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11日,韓國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成為又一個加入寬松周期的新興經濟體。隨著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貶值壓力緩解讓各國有政策空間轉向提振經濟,不過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報告中建議各國謹慎考慮寬松路徑,以應對突發危機和通脹卷土重來。
韓國央行時隔四年再次降息
韓國央行10月11日當天將基準七天回購利率從15年來的最高點3.50%下調25個百分點至3.25%, 這也是2020年5月以來首次。
通脹降溫、經濟增長疲軟以及政府遏制抵押貸款驅動的家庭債務的努力支持了韓國央行降息的理由。韓國國家統計局稱,繼8月份上漲2.0%之后,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6%,為2021年2月以來的最低漲幅。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在9月份同比上漲2.0%,比上月小幅下降0.2%。
今年8月,韓國央行下調了對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和通貨膨脹的估計。預計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2.4%,整體通脹率為2.5%。到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和通貨膨脹率將放緩至2.1%。韓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海外對存儲芯片、汽車、船舶和其他商品的需求。然而,出口最近顯示出一些失去動力的跡象,9月份海外出貨量增長此前的12%放緩至7.5%,部分原因是半導體價格可能疲軟。
花旗發布研報稱,本周早些時候宣布,計劃于2025年11月將韓國政府債券納入富時世界政府債券指數,這也可能為韓國央行的寬松政策鋪平道路,因為此舉可能會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外資。
分析人士預計,韓國未來幾個月的降息步伐將是漸進的,因為政策制定者擔心,借貸成本大幅下降可能會導致抵押貸款和房價飆升,從而破壞金融穩定。
機構預測,韓國央行可能會選擇逐步放松政策,到2025年底將利率降至2.50%至2.75%之間。
新興經濟體迅速跟進美聯儲
在美聯儲按下降息鍵之前,新興經濟體在政策轉向上有所顧慮。對于不少國家來說,在美聯儲之前行動可能會導致本國貨幣走弱。這反過來又會推高進口價格,造成新一輪的通脹壓力。
資產管理機構BK Asset Management宏觀策略師施羅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表示,對于新興經濟體而言,不少復蘇正面臨考驗。考慮到美元的強勢表現,雖然降息可能會提振經濟,但也會加大外國資本外流的潛在風險。
上月,印尼央行和菲律賓央行已經下調基準利率。菲律賓央行行長雷莫洛納(Eli Remolona)表示,希望在年底前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隨著通脹目標的一致性,當前的宏觀經濟前景支持向限制性較小的貨幣政策立場進行調整。”該國8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降至3.3%,回到預設2%-4%的目標。
野村證券經濟學家認為,菲律賓核心通脹率的下降可能表明國內需求疲軟和價格下跌,這將進一步增強央行今年繼續降息的動力。
南非央行9月19日下調了主要回購利率25個基點,從15年來的最高點8.25%降至8%。南非蘭特是今年表現最好的主要新興市場貨幣,再加上政治風險的改善和通貨膨脹的軟化,為央行降低政策利率創造了政策空間。前瞻性指引表明,在今年年底之前的剩余央行會議上,可能會實施額外的寬松政策。南非央行行長卡尼亞戈(Lesetja Kganyago)當時表示,明年的利率應穩定在略高于7%。
BIS建議謹慎考慮寬松節奏
雖然不少國家重新開啟了寬松周期,被稱為“央行中的央行”的國際清算銀行(BIS)敦促各大央行不要浪費過去幾年重建的利率緩沖,過快下調利率。國際清算銀行貨幣和經濟部部長博里奧(Claudio Borio)強調,其信息是向所有央行發出的,他們需要保持一些“安全邊際”,以便能夠應對預期的經濟衰退和意外的未來危機。
國際清算銀行在最新季度報告中寫道,如果這個回旋余地被浪費了,那將是一個遺憾。現在預期的是需要面對可能到來的衰退,還有潛在的意外事件。因此,在決定速度和走多遠時,這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事實上,數據依賴依然是未來政策路徑的主要參考。博里奧表示,盡管目前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市場一直在努力解讀利率可能在這個周期中在哪里穩定下來。中性利率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只有當你以某種方式到達那里時,你才能知道它在哪里。”他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率先大幅降息的新興經濟體中,巴西9月已經重新轉向加息。巴西央行表示,本次加息旨在應對因經濟活動強于預期和財政問題而加劇的通脹前景。決議聲明顯示相對鷹派的語氣,這表明到今年年底將進一步收緊政策,甚至可能加快加息步伐。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