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食堂向社會推出特色餐食、單位大院讓游客免費停車、公共廁所向市民游客開放……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江蘇揚州、浙江衢州、安徽黃山等多地開啟“寵客”模式,引來眾多網友點贊。(10月12日 中國新聞網)
從地方政府食堂“開門納客”,到機關停車場“免費停車”,地方政府親民又實惠的“龐客”之舉,解決了游客停車難的現實問題,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讓詩與遠方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打造了地方包容好客的旅游“金招牌”,塑造了親民愛民惠民的“好形象”。
假日文旅是各大網紅城市的“潑天富貴”,更是城市管理的一面“鏡子”。從游客在廁所過夜上熱搜,到排隊限流被“等急眼”的游客集體“差評”;各地吃住行“逢假必漲”的老話題,以及游客爆滿帶來的體驗感下降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旅客的出行體驗,讓游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引發公眾對旅游安全、完善文旅市場機制完善等方面的多重思考。而今,地方政府花式“寵客”,用實際行動為文旅發展破題出力,作了新探索和好示范,是執政為民的生動注腳。
事實上,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管理是文化旅游的依托,旅游產品的競爭力和管理的人性化才是制勝法寶。要打造文旅的金字招牌,不能光靠吆喝,不能只盯著眼前的蠅頭小利,而要把眼光放長遠,在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方方面面讓利于游客、讓惠于游客,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用真誠“寵客”,用實力“留客”,讓服務有深度更有溫度,盡最大努力讓游客體會到賓至如歸的感受,讓游客來真正感覺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才是讓“流量”化“留量”、“客流”成“客留”。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地方政府開啟的“寵客”模式,提升了旅客的旅游體驗,彰顯了濃濃民生情懷,贏得了廣大旅客“用腳投票”,“雙向奔赴”的文旅模式打造了新時代最好的文旅樣本。當然,“寵客”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生搬硬套,而是需要各地積極行動起來,因地制宜、積極挖潛,提升服務接待能力,積極完善服務預案,把游客的每一次吐槽、每一點不滿都作為改進工作的方案,用更加完善的舉措與貼心的服務,讓旅客與“詩和遠方”來一場最美的“邂逅”,才是讓“網紅”變“長紅”的“文旅密碼”。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