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證監會等部門《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就我國期貨市場的若干重要問題進行了回答,客觀、全面、準確地認識期貨市場,深入剖析了我國期貨市場現存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建設什么樣的期貨市場以及如何建設高質量期貨市場的具體舉措,為我國期貨市場未來發展指明了根本方向。
一、期貨市場的地位、功能和作用
《意見》是繼2022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后,又一次從國家層面正面地回答了期貨市場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有利于國民和企業正確認識期貨市場。同時,《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為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樹立對期貨市場的正向認識,為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掃除了認識上的根本障礙。
二、我國期貨市場現存在的主要問題
《意見》在肯定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成效的基礎上,指出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不強、存在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高、在監管規則和風險防控體系適應性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將有助于為期貨市場健康發展提供富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三、我國應建設什么樣的期貨市場
《意見》提出到2029年、到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三個階段目標,為我國期貨市場的建設繪就了一張宏偉藍圖。我國期貨市場將建設成為國際性的期貨市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價格基準,能夠配置全球性資源,市場中具備世界一流的期貨交易所和中介機構,擁有全球的交易者。
四、我國如何建設高質量的期貨市場
(一)加強期貨市場監管,防控期貨市場風險
監管方面,證監會將從行為監管、機構監管、穿透性監管、持續監管等方面,加強對期貨市場的全面監管。
風險防控方面,建立健全“跨交易所、跨市場、跨境”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完善期貨保證金封閉運行和安全存管規則;加強對大額資金的監測管理;常態化開展期貨市場壓力測試。
風險處置方面,壓實結算參與人責任,優化擔保品管理,盤活期貨風險準備金,完善“違約瀑布”層次;充實期貨市場風險處置資源;重點關注期貨交割、網絡與信息技術等風險;健全行業機構風險處置工作協同機制,穩妥出清個案風險。
(二)完善期貨市場合約品種供給及企業套期保值交易制度
針對企業風險管理需求,要求制訂實施產業客戶提升行動計劃,持續改善企業套期保值交易的制度環境;穩步推廣組合保證金,完善做市商管理規則,降低企業套期保值成本。
(三)穩步推進期貨市場對外開放
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是我國建設國際性期貨市場的基本政策,只有對外開放才能實現我國期貨市場建設的宏偉藍圖。
相信在《意見》的指導下,我國期貨市場將實現健康、持續、高質量的發展,市場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更好服務我國國民經濟,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切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作者系北京中衍律師事務所主任鄭乃全)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