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25日,第一屆中國廣交會在廣州中蘇友好大廈拉開帷幕,成為新中國邁向世界舞臺的重要一步。
2024年10月15日,第136屆廣交會在廣州開幕,線下參展企業超3萬家,展出新品115萬件;現場展示數字化智能產品39萬件、綠色低碳產品逾104萬件,分別較上屆增長300%、130%……走過68年歷程的廣交會越辦越好,彰顯了中國發展的信心、開放的決心和創新的恒心。
作為全球矚目的國際貿易盛會,廣交會是中國商品走向世界的窗口,也是全球采購商尋找優質供應商的重要平臺,使廣大客商遠赴重洋、跨越萬里奔赴盛會。得益于政策扶持、技術創新等因素,我國外貿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其中跨境電商成為外貿增長的新亮點。
從線下推銷到“一鍵出海”,惠州充氣床墊貿易商李釗陽這位“廠二代”見證了參展廣交會的巨大變化——
20年前,父親在廣交會上靠發名片與海外參展商交朋友,成功把床墊銷往北美沃爾瑪超市。
20年后,兒子再次參加廣交會,通過亞馬遜、Wayfair、Temu等多個全球電商平臺,把擁有多項專利的自主品牌充氣床墊從北美市場拓展到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日本等近10個海外市場。
而在快速增長的跨境電商貿易規模背后,跨境支付平臺成為外貿企業“出海”的堅實后盾,助力企業跨越支付難、融資難、經營難等難關。“相比做傳統外貿,跨境電商有更多靈活的數字服務支持。例如,在歐美主流電商平臺Wayfair開店,如果自己去申辦,各種材料準備就需要半年,所以我們使用了跨境支付平臺的開店服務,不到一個月就入駐成功了。”李釗陽說。
多方助力跨境電商發展
從“一館一期”到“兩館兩期”再到如今“一屆三期”,廣交會始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機制、豐富業態、拓展功能。其中一個顯著變化是跨境電商參展數量的增加。據了解,本屆廣交會優化了跨境電商展示區和貿易服務區,為參展客商提供全鏈條貿易服務。
“廣交會的與時俱進,不僅表現在不斷拓展貿易新形式、提升貿易便利性和新服務上,還吸引著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行業和領域的新一代貿易商加入,更為‘中國智造’風靡全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德勤中國科技行業主管合伙人謝似君表示。
在貿易出口B2B訂單小額化、碎片化的當下,跨境電商的涌現給更多中小微企業帶來了機會,“船小好調頭”讓“一元單”成為可能。此次廣交會上,更多“小而美”的跨境電商主體參展,“跨境電商+產業帶”的結合大大豐富了廣交會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成色。
“廣交會對跨境電商來說依然非常重要。今年,我們期待上會拿到更多訂單,哪怕有小單也愿意接。”李釗陽表示,隨著全球經濟進入低迷期,海外客戶試錯意愿變弱,訂單小額化已成市場趨勢。“別看第一批只有幾十件的小單,只要我們有好的中國制造,就能把新客戶變成老客戶,就有機會引來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單。”
謝似君表示,圍繞“跨境電商+產業帶”的發展趨勢,作為中國外貿第一大省的廣東近年來不斷完善支持政策,亞馬遜、速賣通、SHEIN等一批全球知名的跨境電商平臺紛紛落戶廣州和深圳,通過數字化柔性供應鏈升級幫助時尚服飾、3C電子、家居等產業帶賣家實現“小單快反”“按需供應”,驅動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
跨境支付服務讓外貿企業輕松“出海”
在跨境電商的火熱背后,跨境支付助力必不可少。不少外貿從業者表示,資金流可以說是外貿企業的“生命線”。
過去,傳統跨境貿易結算主要依托于銀行電匯,過程可能涉及多個中間銀行,一般都需要3到7個工作日進行處理,如果銀行對商戶的交易存疑,就會涉及到調單審查,時間長的話可能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處理周期。對于資金流本就不太充裕的中小微企業來說,資金如果不能及時回籠,就會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如今,跨境支付平臺讓更多中小外貿企業在全球貿易中更加游刃有余。例如,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境內外雙邊持牌資質、廣泛的合作方和專業技術平臺上的優勢,打造了針對外貿企業的專業資金收付兌管解決方案。這一解決方案不僅能夠幫助外貿企業實現貿易資金的快速收付,還能提供實時換匯、一鍵付款等便捷功能,充分滿足了各外貿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另外,萬里匯的國際賬號可支持全球賣家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130多個跨境電商平臺,用近百種貨幣進行付款、用30多個幣種進行本地收款,并提供跨賬戶、跨主體、賬戶權限自定義等多項服務。拉卡拉的跨境支付網絡覆蓋全球超100個國家,打通亞馬遜、ebay等海外主流電商平臺,為進出口企業提供全球代收付、外匯管理等一站式跨境資金服務。
隨著國際貿易不斷發展、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外貿企業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和升級,與此同時,跨境支付平臺的金融服務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圍繞客戶的新需求、新變化,我們也在持續創新與提升自己的產品能力,力爭以更快的資金收付速度、更高的幣種覆蓋率、更強的資金安全合規能力,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全面的服務。”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連連國際有關負責人表示。
更優質的服務、更順暢的貿易體驗
目前,外貿企業在展業過程中面臨行業場景多樣、價格變化頻繁、匯率大幅波動等問題。隨著跨境電商快速發展,支付平臺也不再僅僅是提升收付款效率的交易結算工具,而是成為商家提升收益、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本屆廣交會上,跨境支付平臺大顯身手。據萬里匯CEO石文宜介紹,萬里匯在廣交會上向全球客商展示了“Pay into China”支付解決方案,方便海外買家跨境直采。同時,針對外貿B2B企業,萬里匯推出了WorldTrade全球貿易訂單支付和交易保障服務,方便全球商家在廣交會上高效下單、智能履約,在線管理訂單交易進程、有效提升支付效率,用風控技術保障交易安全。
在本屆廣交會前夕,連連國際再次對產品服務進行全面升級。其中,在本地化服務方面,特別是在中東、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連連國際推出專屬本地收款服務,助力中國外貿企業深度融入當地市場,提升全球競爭力。在智能化方面,利用AI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為企業帶來更加精準、高效的支付服務。在一站式支付服務方面,不斷拓展合作生態,新增退稅服務等生態服務,幫助企業應對跨境貿易挑戰,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跨境支付平臺提供的一攬子專業服務,助力外貿企業探索更加順暢的全球貿易體驗,同時也讓自身受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數據,中國數字支付交易流水規模(TPV)有望從2022年的181萬億元增長至2027年的354萬億元,對應復合增速達14%,而數字支付服務商提供的增值服務收入有望從2022年的339億元增長至2027年的883億元,對應復合增速達21%,其中跨境支付TPV及增值服務收入增速更快。
近期,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按規定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隨著政策逐步落地,跨境支付平臺將助力更多外貿企業“做跨國生意也像本地生意一樣簡單”。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