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絲綢之路起點,到大灣區經濟前沿地,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廣闊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同開放相伴而行,對外開放向前推進一步,涉外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
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聯動性強的系統工程,聯動協同是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關鍵要素。在2024陜粵港澳活動周期間,一場跨越南北的法治行翻開了陜西與港澳涉外法治事業的合作篇章。
謀勢致遠 主動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大協同格局
“期待我們能以此為契機,為企業和公民‘走出去’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共謀合作發展之路。”9月4日,在簽署《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法律服務合作框架安排》時,陜西省司法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政國與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達了兩地精誠合作的愿望,以法治之力為“一帶一路”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保駕護航。
香港作為亞太地區國際法律爭端解決中心,在服務“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陜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陜港兩地法律服務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座談會上,雙方圍繞舉辦香港法律服務論壇、服務保障西部大開發、推進西安“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建設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如何進一步強化兩地法治工作部門、法律服務行業、法學院校交流合作,推動資源共享,加強業務對接,建立協作機制,推進兩地理念互補、思路互學、工作互動、業務互促,形成“陜港合作經驗”,成為了連接陜西和香港涉外法治建設的時代課題。
“我們要尋找兩地涉外法治建設的契合點,共同謀劃利于雙方法治事業發展的精準之策,為助推陜西和香港、澳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貢獻智慧,注入法治力量。”楊政國在談及舉辦香港法律服務論壇時說道,第七屆香港法律服務論壇將于明年5月在西安舉辦,這無疑為兩地法律服務情況互通,法律人才隊伍業務、學術商討等提供了寶貴的機會和平臺,對于進一步支持陜港兩地法學院校加強交流,助力陜西涉外法治人才培養,不斷深化兩地法律服務合作,全面提升陜西省法律服務機構業務水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思互鑒 不斷優化涉外法律服務環節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其涉外法治建設具有明顯的歷史地域優勢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在國家加強涉外法治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8月,陜西省司法廳成立涉外法治工作處,是全國省級層面首家涉外法治工作專門機構,標志著陜西涉外法治建設進入新階段。此次陜粵港澳活動周為陜西涉外法治工作縱深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學習交流合作機遇。代表團在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周啟邦律師事務所、香港立法會、呂鄭洪律師事務所、國際商會仲裁院香港辦公室、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中國法律服務(澳門)公司、澳門律師公會、澳門大學以及澳門大學法學院等香港、澳門涉法部門、機構和院校考察行中,深入了解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跨境爭端解決、國際公證等法律服務情況,就進一步強化法律服務領域交流合作、更好服務兩地企業和公民等深入交換了意見。
法律人才培養是涉外法治建設穩步發展的不竭動力,澳門跨境法律服務、中國法和比較法研究等方面的實踐成果,律師隊伍管理和律師公會內部人員管理經驗,以及香港律師會、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在培養高素質涉外法治人才方面的經驗與做法,都為陜西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可鑒之策。代表團表達了鼓勵支持陜澳法律業界交流合作、開展葡語國家法治環境研究、共同培養涉外法治人才的意愿,達成了陜西省律協與香港律師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法治人才交流互訪、深化法律查明研究應用、加強涉外商事調解、拓展校際交流渠道的共識。
聚力善為 全面構筑“一帶一路”建設法治保障
香港、澳門之行為陜港澳法治建設長遠合作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陜西省司法廳將圍繞涉外法治工作大局,細化落實《框架安排》內容,搭建有效平臺載體,推動陜西與香港、澳門法律業界開展交流互訪活動。推動陜港兩地在法律法規、人才資源、裁判案例等方面加強資源共享和業務對接,引導“走出去”企業和公民運用法治及規則維護合法權益。推動設立陜港“一帶一路”國際商事仲裁聯合工作委員會,定期交流仲裁業務信息,共商業務拓展,合力推動“一帶一路”的跨境爭端高效解決。推動西北政法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與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澳門大學法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更好培養涉外法治人才,為助推陜西和香港、澳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注入強勁法治動能。
題定綱成,乘勢而進。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深入,陜西司法行政系統將立足“面向國際、服務絲路、爭創一流”的目標,更加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在建設同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相適應的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上持續發力,努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涉外法治實踐成果,力爭為全國涉外法治建設提供“陜西樣本”。
來源:“學習強國”陜西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