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來,“股神” 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一直在減持美國銀行,累計套現超過100億美元。除了稅收因素以外,隨著美國三大股指再次向歷史新高發起沖鋒,估值也被外界認為是拋售的主要因素。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CEO戴蒙(Jamie Dimon)近日表示對回購持謹慎態度,認為現金是重要資產。數據顯示,在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后,美國貨幣基金規模仍在刷新紀錄。
巴菲特連續拋售美銀
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投資者之一。近70年來,他為投資人帶來了難以置信的回報。今年8月28日,伯克希爾市值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較1965年剛上任時的2200萬美元上漲了超過4萬倍。
“奧馬哈先知”的動向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上周公布的證券文件中表示,伯克希以平均約40美元的價格分批出售了約950萬股美國銀行股票,價值約3.8億美元。7月中旬開始的拋售累計達到105億美元,已經收回了成本,持有的該行已發行股份的比例降至9.99%,約7.75億股。
回顧歷史,巴菲特在金融危機之后于2011年首次購買了價值50億美元的美國銀行股票。直到去年底,巴菲特一直穩步增持美國銀行股票,成為該行最大股東。2019年,伯克希爾申請美聯儲批準將持股比例提高到1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銀行股價在整個拋售過程中表現不佳。截至7月16日,該行在KBW銀行指數24家銀行中表現排名第一,截至三季度末已經回落到倒數第二。按照美國證監會的監管要求,由于持股比例低于10%, 巴菲特進一步減持可能需要等到季報才能揭曉。
94歲的“股神”自始至終沒有評論他為什么退出這項投資。上月在巴克萊全球金融論壇被問及此事時,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莫伊尼漢稱巴菲特為“偉大的股東”,并解釋說他不知道巴菲特為什么要出售,但并不擔心。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銀行并非巴菲特近期唯一大筆減持的公司。他在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累計減持蘋果一半以上的股份。雖然這家科技巨頭仍然是伯克希爾第一重倉股,但二季度的拋售額已經創下歷史新高。
事實上,從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伯克希爾已經連續七個季度凈賣出股票。考慮到出售美國銀行的持續性,下個月公布財報時很可能會進一步延長。
外界認為,稅收是減持的一大因素,在現行稅法于2025年到期后,目前的企業收益稅率將上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提出了28%的公司稅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可能會推動延續其之前制定的21%的稅率,但鑒于目前的政府赤字,這樣的稅率很可能難以持續。
此外,拋售也可能由于潛在的經濟衰退、高估值和消費者財務狀況的惡化。美國銀行面臨著信貸損失增加、杠桿風險和貸款增長乏力等逆風,使其吸引力降低。隨著數字銀行的崛起,該銀行的競爭護城河正在減弱,與同行相比,其估值很高。
摩根大通謹慎回購
與巴菲特相似,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也并不急于花掉持有的現金頭寸。截至第三季度末,該行擁有1.5萬億美元的現金和有價證券。
對于該行是否會加大資金部署力度,以及認為有什么機會使用這筆資金時,這位美國最大銀行掌門人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當前的市場和宏觀狀況需要耐心等待。“在動蕩的世界中,現金有時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產。你看到我的朋友巴菲特現在正在囤積現金。”
被問及他對市場估值的看法時,戴蒙認為整體水平至少略有膨脹。“我不知道他們是極度膨脹,還是有點膨脹,相信會有更好的機會以更便宜的價格回購股票。市場不會永遠保持高位。”
與此同時,戴蒙對經濟保持謹慎的態度。“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地緣政治局勢,最近的事件表明,情況很危險,而且越來越糟。這些情況的結果可能會對短期經濟結果產生深遠影響,更重要的是對歷史進程產生作用。”
根據倫交所(LSEG Datastream)數據,標普500指數為未來12個月盈利預期的21.5倍,接近三年來的最高水平,遠高于其長期平均水平15.7倍。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高級全球市場策略師薩馬那(Sameer Samana)表示:“隨著價格上漲,你真的需要盈利增長,可能比預期的水平要好得多。”
美國貨幣基金規模走勢(資料來源:圣路易斯聯儲)
第一財經注意到,隨著市場消化降息預期,下半年以來美國貨幣基金規模仍在大幅上升。美聯儲數據顯示,在開啟降息當周總規模達到了6.54萬億美元。
即使貨幣政策轉向落地,資金流入的步伐也未逆轉。美國投資協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日當周,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增加約387億美元,總資產達到創紀錄水平6.46萬億美元。單季資金流入創2023年3月銀行業危機以來最大。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