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榆林訊 近年來,榆林市橫山區全力打造“陜北橫山羊肉”品牌建設工作,構建起橫山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模式。通過對羊品種的認定和品牌培育工作,不斷加大科技、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提升“陜北橫山羊肉”品牌影響力,全力打造百億級羊產業縣區。
“要吃羊肉走陜北,陜北羊肉數橫山”,橫山羊肉肉質細嫩、肥瘦相間、高蛋白、低脂肪、味美無膻、香味濃郁、風味獨特,被譽為“肉中人參”,“陜北橫山羊”成為家喻戶曉的羊肉知名品牌。橫山區立足羊產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陜北橫山羊肉”品牌建設。先后獲得了“陜北白絨山羊育種基地縣和主產區”“國家級絨山羊飼養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一縣一業樣板縣”和“陜西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榮譽稱號。2010年“橫山羊肉”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23年5月,中國—中亞峰會,“橫山羊肉”飄香國宴,走上了國際舞臺;10月,橫山羊肉獲批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11月份,橫山區(陜北白絨山羊)被認定為陜西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區);2024年3月,橫山區注冊“紫云橫山”商標,橫山羊肉獲批歐盟、英國涉外商標。
橫山區作為 “陜北白絨山羊” 新品種的誕生地,羊產業如一顆璀璨明珠,閃耀著富民之光。羊產業不僅是橫山區的首位富民產業,更是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關鍵源頭,養殖戶人均純收入的 70% 以上皆源于此。橫山羊產業發展歷經四個階段:1979年之前為傳統養殖階段;1979年-2003年為新品種選育階段,“陜北白絨山羊”新品種通過農業部認定,成為全國三大絨山羊品種之一;2003年-2020年為快速擴張階段,全區羊子數量從不足60萬只增長到260萬只;2021年以來進入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階段。截至2023年底,全區羊子飼養量291.31萬只,全產業鏈產值38.04億元,建成存欄2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家庭牧場)651家、萬只養羊示范村30個、10萬只以上養羊大鎮6個,注冊相關商標9個。
歷經多年的不懈探索與實踐,橫山區成功總結出家庭適度規模、種養循環的 “15211” 特色養殖模式,對羊子存欄100只以上的養殖戶及存欄3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在圈舍、草棚和飼草種植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2020年起,每年投入500萬元在各鎮(辦)集中打造2至3個標準化養殖示范村,扶持標準化養殖戶500戶。當前,橫山白絨山羊特色生態養殖模式已經成為橫山區鄉村振興發展的新亮點、農業增效新路徑、農民增收新動能。這一 “橫山模式” 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廣,產生了巨大而良好的影響力。
“十四五”以來,橫山區委、區政府立足區情實際,提出“一帶三區多點”農業產業布局,制定“一核兩區兩園多點”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和特色產業獎補辦法,建立良種繁育推廣、標準化養殖、飼草料供應、疫病防控、產品質量安全、科技支撐、產業化經營、一體化利益聯結八大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預計到2025年,橫山區羊子飼養量將穩定在300萬只,羊肉產量達2.5萬噸,羊絨毛產量1580噸,全產業鏈產值有望突破50億元;至2035年,羊肉產量預計3萬噸,羊絨毛產量2100噸,全產業鏈產值將沖刺100億元大關。
(圖/魯瑞)
下一步,橫山區將堅定不移地按照穩量、延鏈、提質、增效的發展總思路,以羊產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為關鍵切入點,通過優化產業布局、依托科技創新、強化產品研發等有效途徑,不斷延深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奮力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向著百億級羊產業縣區的宏偉目標昂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