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渭南訊 10月21日,渭南市農業農村局與市財政局聯合發布了《2024—2026年渭南市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旨在激勵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和使用高效的農業機械,以此推動全市農業機械化的全面發展,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穩定供應。
根據方案,渭南市將依據省農業農村廳選定的21個大類、46個小類、125個品目的農業機械,作為補貼機具的種類范圍。補貼對象為渭南市內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方案規定,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遵循“自主購機、定額補貼、先購后補、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戶)”的原則。購機者在完成購機后,需向當地農業農村部門提出補貼資金申請,并簽署告知承諾書,保證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渭南市將重點支持那些能夠提升糧油等主要作物單產、滿足丘陵山區農業生產需求、彌補農機裝備短板、支持農業其他領域發展以及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相關的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
此外,渭南市還將開展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試點,逐步實現與農機作業量掛鉤的補貼資金兌付方式,并探索對參與防災減災的機具在達到一定作業量后給予應用補貼的方法。同時,將優化升級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物聯網管理和監理系統服務平臺,推進補貼機具的唯一身份識別和智能終端與輔助駕駛系統的應用,利用大數據信息提高違規行為的排查和監控能力。簡化資金兌付流程,增加結算批次,推進補貼全流程線上辦理,提高辦理便利性,確保補貼資金及時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