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安康訊(記者 周庭 文/圖)10月22日上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新聞發布暨“同飲一江水 溯源話安康——京津冀豫媒體看安康”主題采訪活動在陜西省安康市漢江龍舟文化園啟動,人民日報社陜西分社社長張鐵為采訪團授旗。安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蓮宣布活動啟動。安康市副市長周康成發布南水北調中線工程10年來安康的貢獻。安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袁慶主持發布會。
據介紹,為全力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安康市立足市情,從體制機制法治建設入手,一體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綜合治理,積極探索創新實踐,水利部先后5次向全國推廣安康保護南水北調大水源、“河湖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河湖長+志愿者”等創新做法,2個典型案例獲評為全國河湖長制工作典型案例。率先將河湖長制責任體系延伸到村一級,并創新建立護河員制度,打通河湖監管“最后一公里”,全市2412名河湖長、2598名護河員常態化守水護河。
安康市地表水水質優良率保持100%,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累計建成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87套,完成820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此外,通過實施漢江及其支流的綜合整治,安康市水土保持率達到74.31%,有效提升了漢江及中小河流的防洪保安能力。
據了解,安康全市流域面積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941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9條,水資源總量占全省的61%,人均水資源量居全省首位。漢江在安康境內流長340公里,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入庫水量的63%。也就是說,受水區群眾所用的每10杯水中,就有六杯半來自安康。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年來,安康人民有付出,也有收獲。下一步,安康將繼續牢記‘國之大者’,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走好‘生態優先、綠色升級’之路,統籌抓好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不斷提升漢江水質保護水平,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安康市副市長周康成在發布會上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