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安部網安局近日公布消息,經調查,有自媒體運營人員為博取關注、吸粉引流、謀取利益,故意編造發布涉轉融通謠言信息,誤導公眾認知,涉嫌擾亂金融秩序。目前,屬地公安機關已對相關人員依法處罰,并指導網絡平臺對相關賬號采取處置措施。
資本市場“謠言小作文”由來已久。越是在市場波動之際,越有各種“小作文”出來興風作浪,嚴重干擾市場情緒。“小作文”手段翻新、花樣頻出,動輒以“內幕消息”“獨家報道”為噱頭,讓人真假難辨?!靶∽魑摹钡膫鞑シ绞揭残问蕉鄻?,有的假借國內重要媒體名義發布,有的假借海外媒體名義發布,有的假借分析師名義發布,有的利用海外網站等發布,還有的干脆直接在網絡散播虛假信息。
資本市場瞬息萬變,信息的真偽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決策與市場的穩定。憑空捏造“小作文”、散播“假新聞”,歪曲事實,誤導公眾認知的做法,不僅損害市場信心,背后更有股價操縱、投機炒作等違法違規活動,嚴重影響金融運行秩序。
要持續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監管,建立健全信息監測和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并處理虛假信息;加大對編造和傳播虛假信息行為的打擊力度,形成威懾力。要進一步提高違法成本。當前制作虛假“小作文”的成本極低,但壞影響卻極大,大量案例顯示,不實“小作文”導致的股價異常波動,嚴重影響了市場的穩定性和公平性?!安俦P手”們在“小作文”的掩護下,肆無忌憚地在股市中“收割”中小投資者。為此,除了懲罰幕后黑手,還應通過經濟賠償等方式維護投資者利益、提高違法成本。投資者要提升依法維權意識,造成經濟損害時要積極投訴舉報索賠。
除監管部門努力外,市場參與主體也要共同抵制和監督。上市公司要對不實信息第一時間作出回應,主動加強信息披露,及時消弭不實影響。平臺方要壓緊壓實主體責任,不斷更新技術手段,精準識謠止謠,把好謠言擴散源頭關。
對于“小作文”撰寫者而言,散播虛假信息已構成違法,嚴重者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而是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故意編造發布謠言的行為不僅擾亂資本市場,也對社會公共秩序造成破壞,終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