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新疆地區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和龍頭企業利用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的認識和能力,以“智力援疆”服務新疆和兵團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10月29日,在新疆證監局等單位指導下,大商所聯合新疆證券期貨業協會、新疆上市公司協會在烏魯木齊共同舉辦“DCE·產業行——期貨衍生品市場服務新疆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活動。來自當地政府部門、生產建設兵團的相關企業和機構、地方國企、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及金融機構等單位的100余人參加活動。
據了解,近年來,期貨市場已經融入實體經濟的血脈,成為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壓艙石”、產業企業穩定經營的“好幫手”。期貨衍生品成為國內外大型企業化解市場風險不可或缺的工具,全球500強企業中90%以上應用期貨衍生品管理價格風險。
多年來,大商所堅持“服務面向實體經濟、創新緊跟市場需求”的理念,目前已上市21個期貨品種和16個期權品種,覆蓋原糧、畜牧養殖、油脂油料、能源化工、鋼鐵原燃料等多個領域。為服務好廣大產業企業,大商所不斷加大市場服務力度,每年支持行業協會、期貨公司等合作單位開展上千場培訓活動,深入近百家龍頭企業開展“一對一”定制化培訓,設立了140多家產融基地,打造“企業培育企業”的服務模式,累計開展了600多個“企業風險管理計劃”項目,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學期貨、用期貨,為產業企業嘗試應用期貨工具管理經營風險搭建了實踐平臺。
近幾年,新疆地區實體產業與大商所的合作逐步深入、聯系更加緊密。新疆天業、中泰等4家新疆化工企業擁有大商所聚氯乙烯或聚丙烯交割品牌,天康生物成為大商所生豬交割庫。2020年以來,大商所在新疆累計開展生豬和飼料“保險+期貨”項目21個,服務兵團和地方近8600家農戶,涉及現貨9.5萬噸。
新疆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疆的資源稟賦突出,石油、天然氣、煤等多種礦產資源和重要農林作物的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產業特征與期貨市場的功能建設高度契合,利用期貨市場加快發展具有天然優勢。發揮期貨衍生品市場作用,助力新疆能源、煤化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期貨市場落實黨的治疆方略、服務實體經濟的應有之義。近年來,期貨市場在服務新疆重點及特色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期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保險+期貨”模式不斷完善,今年已有兩家交易所開展了8個“保險+期貨”項目。3家交易所在新疆共設立33家交割庫,涉及5個品種。二是期貨公司服務能力持續提升。轄區期貨公司優化組織結構、增強資本實力,拓展基差貿易、倉單服務等風險管理業務,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三是產業企業參與期貨更加積極。新疆證監局聯合期貨交易所等單位共同舉辦國企和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培訓班等15場大型培訓活動,引導產業企業規范參與期貨交易,提升風險防范能力。下一步,新疆證監局將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深化與期貨交易所的對接合作,持續推動期貨衍生品市場服務新疆實體經濟發展。
活動中,四聯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衍生品服務部總經理劉凱翔結合公司的實操案例向與會人士介紹了期貨和衍生品在化工企業風險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模式。據劉凱翔介紹,公司作為服務全國橡塑產業上下游客戶的大宗商品服務商,產業上專注于采銷,服務上下游客戶,并通過期貨和衍生品進行庫存價格風險管理。現貨貿易上,除了用一口價定價外,還用基差貿易的形式,幫助下游客戶優化采購成本。另外,公司也將期權嵌入實際貿易中,滿足不同產業客戶的不同訴求。
新疆天業子公司天域融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熊新義圍繞國有企業如何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這一議題,結合新疆天業參與大商所PVC期貨套保經歷,和與會者分享了國企參與期貨市場的經驗。他建議,國有企業應積極利用期貨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完善制度和風控,合理參與與自身實際相匹配的套期保值。他還結合公司自身參與套期保值的經歷、管理制度及架構制度的建立、套期保值需求及財務處理等進行了分享。
此外,上海源耀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部總監簡霏就豆粕貿易格局從一口價到基差貿易,再到含權貿易的演變進行了介紹,并結合自身服務農牧企業的經驗,對進行期現結合,用好期貨、期權等工具的方法進行了介紹。
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與新疆各界深化合作,推動期現貨市場同頻共振、融合發展,為新疆產業企業和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為新疆高質量建設包括糧油、化工等八大產業集群,建設新疆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