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榆林訊 最近,榆林市吳堡縣岔上鎮馮家岔民俗村里非常熱鬧,來自西安美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的80多名學生在這里開展寫生實踐活動,古韻悠悠的窯洞院落、初染秋色的山峁溝梁、波濤洶涌的黃河奇景……在學生們的畫作中,整潔宜居的和美鄉村圖景以不同形式生動呈現。
“像這樣的寫生研學團隊,今年馮家岔村已經接待了好幾批,一次性最多能夠容納接待百余人。我們想把這里打造成宣傳吳堡的一個窗口,弘揚民俗傳統文化,同時也讓大家看到通過人居環境整治,讓鄉村煥發出的生機與活力。”岔上鎮副鎮長郭宇告訴記者。
馮家岔村的火爆得益于人居環境的改善,2023年馮家岔村實施了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集中改造4院40孔窯洞,并對村內休閑農場、民宿內外、研學教育基地等附屬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構建起了產學研融合發展新模式,將黃河沿線旅游與特色產業相結合,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
鄉村美不美,關鍵看環境。在岔上鎮,和美鄉村的“美麗元素”隨處可見,錯落有致的農家村落、寬敞筆直的農村道路、房前屋后的果園菜園……通過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完善長效保潔制度,推動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岔上鎮堅持把民生項目建設作為培育新動能、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緊緊圍繞群眾最直接受益、最期盼解決的民生問題精準發力。今年集中實施了楊家畔、川口、大棗灣等村集中供水工程,著力提升群眾安全飲水保障水平。
隨著氣溫的下降,這幾天各村的水管員們也在忙著檢查飲用水凈化和供水設備的運行狀態、設備間溫度等,保證飲用水的正常供應。目前,岔上鎮共有安全飲水井89處、高位蓄水池23座,10個村實現集中供水,自來水入戶率達98%以上。
“以前吃水真的不容易,現在龍頭一開就來,生活越來越方便,而且村里的道路和環境也越來越好,吃飯還能去附近的幸福院,真的是過上了夢想中的好日子。”岔上鎮大棗灣村村民丁銀巧驕傲地說。
今年以來,岔上鎮新建改建產業道路20余公里,改造提升大棗灣、宋家條、樊家畔、薛家峁等村幸福院,筑牢農村養老服務根基。基礎設施投資累計達1300萬元,助推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提升項目落地見效,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在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和新成效。
在濃濃的秋色中,一座座村居亮麗多彩、一條條道路通達四方、一項項產業生機盎然……岔上鎮正在從“環境美”向“處處美”深化,民生幸福曲線不斷上揚,成為和美鄉村的幸福底色。